菌菇撑起小康梦:科技成为粤北山区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硬核”支撑

.

 

64岁的方白玉早已过了退休年纪,如今却又走上创业路。此前在韶关学院担任微生物专业教师的她,现在是当地一家菌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继续用一生所学创造价值。在许多村民眼中,她是大家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方白玉

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相较于珠三角地区更适宜食用菌生长。这里种菇历史悠久,粤北茶树菇、南华草菇等岭南特色食用菌名声在外。不过,传统作坊式的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靠天吃饭是困扰种植户的一块心病。

破解难题,要向科技要答案。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和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的技术指导下,从菌种改良到生产流程再造,从三产融合推动到区域产业规划,如今的粤北山区,科技兴农、菌菇飘香,小小的食用菌产业撑起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小康梦。

退休教师的草菇梦

进入11月下旬,韶关较广东其他地区更早入冬。但在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一处连片的大棚里,温度仍高达30℃。棚内一排排5层高的铁架上,黑白相间的草菇长势喜人。村民刘小玉身穿短袖,采起菇来十分利落。

“上班不用离开村子,还能照顾孩子、照料农田,这样的工作当然好了!”刘小玉一边说着,手里的活并未停下。

42岁的刘小玉已备尝生活的艰辛,去年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家里突然失去经济来源,只留下她和4个仍在上学的孩子,靠政府补贴和种田的微薄收入维持。去年底,听说村里开了一家草菇种植基地,刘小玉急忙打听,才有了这份“家门口的工作”。

草菇生产基地让村民刘小玉找到一份“家门口的工作”。

成立草菇种植基地的方白玉,今年已经64岁了。她曾是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一生从事微生物与食用菌教学科研。在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年纪,她却毅然走上创业道路。许多人不理解,而方白玉的初心却很单纯。

“韶关南华寺是草菇的发源地,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如今这里却极少生产草菇,太可惜了。作为韶关人,我想让‘南华草菇’的招牌更亮。”方白玉说。

然而,传统的草菇种植方法简陋:用稻草堆垛发酵,用米水当肥料……这种方法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产量难以保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如何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引入草菇种植?方白玉不停摸索、实验。恰在这时,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小兵也大力向她建议:用工厂化的方式种植草菇。

杨小兵在草菇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因为没有先例,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苦,但工厂化这一步是迟早要走的。”杨小兵对她说。

两位专家一拍即合,他们认真调研,事无巨细:实地考察,确定选址并手绘设计草图;草菇对温度要求高,棚内的照明、温度如何调试,他们不断试验;虫害、死菇,他们经历了各种挫折,终于摸索出一套稳定的模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如今,方白玉的草菇生产基地已经建起20座大棚,试产的日产量已有超过1000斤的纪录。

科研与创业经历让方白玉一直笃信科技的力量。如今,大棚旁新建起的实验室即将投用,她将带领技术员培育更优良的菌种。

不断壮大的事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生产基地所在的大村村是广东省省定贫困村之一,如今包括多名贫困户在内的一批村民在基地就业。方白玉估算,每年用于村民工资的开支将达30万—50万元。

“90后”的种菇经

“可以尝试在原料里添加茶籽壳,我们已经在实验室做过研究,这样营养更高,菇生长更好。”

“如果能够推广成功的话,就解决了大问题。这边山茶种植面积广,原料不愁,还能种出更正宗的茶树菇!”

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乐村坪村一处茶树菇生产基地,杨小兵与“90后”的“菇老板”范森淼正探讨着。

杨小兵在茶薪茶树菇生产基地。

范森淼年纪不大,却已是韶关市浈江区茶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谈吐老成,说起种菇充满热情。从父辈手中接过种菇事业,如今合作社生产基地已扩大到48个,年产量超过3000吨。

谈起“种菇经”,范森淼对科技与产业的力量深有感触。

事实上,2018年以前,茶薪各生产基地还以传统种菇方式为主:菇包生产靠手工,灭菌靠自制土灶,效率低,污染率高,菇包废包率最高能达到50%。

范森淼去过不少地方考察学习,发现一些工厂化的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废包率可降至1%左右,这让他十分眼红,对技术的渴求更加强烈。

2019年初,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与韶关市政府签订成果转移转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科学院(韶关)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运而生,茶薪是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之一。

“希望能够以研究所科技成果为支撑,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打造岭南特色食用菌名优产品,建立现代化的食用菌生态产业链。”谈起合作初衷,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说。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便从事食用菌研究开发的杨小兵,带到韶关的不仅有丰富的科研与产业经验,还有他本人以及研究所的专利技术。

如今走进茶薪菇包生产基地,机械声轰鸣,运输车穿梭,忙碌而有序。范森淼对每一套设备了如指掌:自动化的装载拌料机代替铁铲搅拌,菇包生产效率提高5—10倍;隧道式高压灭菌装备代替土灶,灭菌时间从48小时降低至10小时以内,并且废包率降至个位数……

“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也愈发成熟。

龚屋村50岁的罗建香自称是茶薪的“老员工”了。从最初日薪25元到现在85元,她说自己爱上了茶树菇香,日子也越来越好。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或由农户承包基地,我们吸纳的村民达到300多人。”范森淼说,是科技让他与村民一起告别靠天吃饭,如今,茶薪生产的茶树菇已占到广东省内市场的60%。

“导游夫妻”的故乡情

“你看那片从丹霞山绵延过来的山头,看起来像不像一群马正在低头饮水?五马寨的名字便由此而来。”站在五马寨生态园科普基地,总经理陈晔指着远方说。

陈晔是珠海人,到韶关创业18年,起初是因为爱情。

原来,1998年,在珠海一家旅行社工作的陈晔与同事颜桂萍相恋。颜桂萍是韶关人,常带他回家乡游玩。“作为导游,我们很苦恼地发现,韶关当地竟找不出像样的特产。”颜桂萍说。

带着“为家乡代言”的故乡情,2002年,两人回到韶关,选择了当地基础较好的食用菌产业,种起了灵芝。

导游行业的出身让他们对生态旅游市场更敏感,如何打造一个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态园,既能种植加工,又能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两人谋划许久。

通过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陈晔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取得联系。杨小兵和团队不仅对灵芝的种植与加工予以指导,更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完善产业链。

五马寨生态园种植的灵芝。

就在不久前,在专家们指导下,生态园内刚刚建立起一条崭新的食用菌科普长廊:哪些是毒蘑菇?什么是灵芝孢子粉?食用菌的种植原理是什么?关于食用菌的趣味知识不一而足。体验者还可以带着自己制作的菇包回家,观察菇的生长过程。

今天,漫步在山脚下的五马寨生态园,满目苍翠,菌菇飘香。这里已获认证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当地研学基地。随着业务多元化,企业营收也从建立最初的10多万增至数百万元。

更重要的是,企业定位的转变也给了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

27岁的黄伟芳是仁化县大桥镇的村民,尽管刚入职数月,她已经通过培训掌握了颇多食用菌知识,不时客串讲解员。“我的计划是不断学习,早日考取研学教师资格证,为人生打开更大空间。”她说。

颜桂萍透露,为了激励员工尤其是年轻人学习,凡是考取资格证的,工资会提高三到四成。“我们深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也相信科普、研学活动未来市场广阔,这种做法既是激励他们,也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颜桂萍说。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见习记者 刘佳荣

【摄影/摄像】徐昊

【剪辑】罗斌豪 实习生 谭陆宇

【平面设计】谭唯 吴颖岚 潘洁

【策划】曹斯 郑佳欣 何勇荣

【统筹】张西陆 王良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