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去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荐遴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通知》,经遴选推荐、专家评审,今年8月教育部确定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以下简称“实验区”)。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90个区域被确定为实验区,其中广东省共有广州市越秀区、深圳市、佛山市南海区、东莞市4地入选。
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名单
日前,由教育部主办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会在廊坊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团共204人参加会议,其中广东省代表团4个地区11人由省教育厅基信处赵琦调研员带队,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与市教研室教研员王征参会。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会活动现场
启动会上,宁夏银川、湖南长沙雨花区、山东青岛三地带来经验分享与交流,分别讲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银川市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智慧引领、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智能技术提升教育质量测评效能》。
深圳市、浙江金华东阳市、上海杨浦区教育局三地代表则分享试验区方案,其中深圳市教育局赵立副局长介绍深圳经验《“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汇报》;浙江金华东阳市教育局顾在响局长分享《实施“六大重构”,推进教育学变革》,上海杨浦区教育局卜健局长分享《信息技术赋能创智教育》。
基于试验区代表团的经验及方案介绍,与会专家给予高度肯定。会议传递重要信息,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意在立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对于各试验区工作与要求,教育部也有了明确说明,试验区要扎实有效开展实验探索,切实把实验工作作为推动本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实验区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并完善联系指导机制。
具体说来,其一要明确工作定位。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于教学过程的路径、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
平板电脑走进学生课堂
其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协调教学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进度安排、配套政策、经费保障、责任主体和预期成果等内容,突出导向性、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
其三,要勇于探索创新。围绕课程和教学改革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适宜的教与学新模式。着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收集,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探索以学生学籍号作为“教育身份证”,推动学习大数据应用。
根据工作要求,实验区工作以每年9月至下一年8月为一个工作年度,并于2023年10月30日前向教育部提出验收申请,对试验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东莞2015年开始慕课探索,制定推出了《东莞慕课建设方案》,由此迈入教育信息化快车道,今年11月17日,东莞市举办莞式慕课实验基地启动仪式。
莞式慕课实验基地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作为省内4个试验区之一,未来东莞如何开展工作?对此教育部门表示,立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城市优势,东莞将以实验区为契机,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抓手,大力推进。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主要实施阵地是课堂,因此“十四五”期间,东莞市将抓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未来课程,促进课堂变革。同时,按照“系统规划、理念引领、应用驱动、以点带面、科学稳妥、多元探索”的原则,结合“莞式慕课”教学成果实践应用,创新机制、打造平台、培养人才,聚焦课堂变革,通过信息化破解“上好学”难题,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2019年东莞市举办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活动
在2019年东莞市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上,参赛老师进行展示
【记者】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