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数字化发展路径明晰:聚焦七大数字产业 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10%

我国数字化发展进程正不断提速,并且将成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

近年,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迅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成为发展的强劲引擎。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也可以看到,“数字化”已成地方发展新方向。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低迷的情况,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复苏的新动能,被寄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厚望,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在内,地方纷纷确立了各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至10%

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来,“数字经济”至今已累计4次被直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而2018年虽未直接提及“数字经济”,但首次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

之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年,则“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同时出现,并且增加了“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内容。

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正不断演进。“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更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可见其“使命”越发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标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明确,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

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未来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当前阶段,我国数字经济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5G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我国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数字产业化”转型,具体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以及运用好“互联网+”。“十四五”时期,我国则要进一步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2021年是5G新应用走向落地的关键年,5G向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能力将加强。”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工信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张新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到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具体包括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等等。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看来,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并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进入“下半场”。她表示,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能够进一步带动形成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更多行业、更多场景延伸。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化”同样已成各地“十四五”发展关键方向。

京津冀以北京为首,数字经济发展迅速。2020年9月,北京市制定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1+3”政策,将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设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三个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和突破口。

天津提出,作为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将不断推动以天津为支点加速京津冀地区数据资源对接、数据企业合作和数据园区共建;河北则提出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上重点支持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

从长三角地区来看,作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前沿阵地,该地区已构建较完备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据统计,2019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总量达到8.6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的28%,占当地GDP规模的41%。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各具特色,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其中,浙江省数字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龙头上市公司发挥了引领作用。其他省市产业结构也有所不同,比如上海地区,国有企业比重比较大。安徽和江苏在智能制造和消费数字经济方面都有长足发展。

从粤港澳大湾区来看,近年广东省数字经济政策更多侧重于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及数字化治理,目标是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继续领先全国。

根据《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到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突破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0%。

具体而言,深圳重点扶持高端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新业态,到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速15.3%;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速10.8%;部分细分领域发展领跑全国。

广州则侧重于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流通等方面。到2022年,广东省要累计建成5G基站达22万个,建成珠三角5G宽带城市群,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城市、县城及中心镇镇区5G网络覆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