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子
花两万元就能伪造“人才身份”购房?花1200元就能伪造购房资格?
近日,媒体曝光了不少购房资格造假问题。据新华社报道,南京市部分中介通过“挂靠”高新技术企业、代考资格证等方式,帮购房者进行身份造假。今天28日出版的《南方日报》曝光了中山市中介机构帮助外地人伪造购房资格的问题,致使“中山限购形同虚设”。
以伪造“人才身份”购房为例,在人才引进的热潮下,人才优先购买商品房等政策的出台,展现了地方政府的爱才诚意。身体有了栖息的归宿,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当地发展。《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把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具备特定职业资格的人列入商品房供应对象,却被黑中介打起了“歪脑筋”。
伪造购房资格,负面影响很大。其一,在调控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一些人通过虚假身份购房,令楼市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其二,“假李逵”挤占了真人才的购房名额,有可能因此延长真人才的购房周期,更有可能打消其扎根落户的积极性,稀释人才安居政策红利。
在造假一条龙的链条中,那些被挂靠的企业无疑充当了“帮凶”。仍以伪造“人才身份”购房为例,有关部门将高新技术企业列入人才购房优惠名单,看重的就是其在推进技术创新、引领当地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而部分企业以政策优势为凭借,靠出卖“人才购房证明”谋取不义之财,既辜负了政府期望,也损害了企业声誉。
“我们有100万种方法让你过”,黑中介提供的代考资格证服务也警醒人们:教育监管有漏洞。资格证考试本是检验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只要达到考试大纲的要求,拿证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考试造假、成绩注水,不仅有失教育公平,还会给所从事的技术性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伪造购房资格,当如何惩处?南京市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一律计入信用档案,对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移转公安部门查处”。中山市住建局也表示,一经查实将追究法律责任。让造假者付出高昂成本,让违规者得到应有处罚,让监管者不再缺位,楼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调控目的,真正的人才才能留下来、扎下根。
房子是用来住的,也是可以用来激励人才的,但绝不是用来炒的。伪造购房资格,主要目的还是炒作,地方政府必须坚决打击,绝不能睁只眼、闭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