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特聘教授伍楷舜(左四)希望让更多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转化、得到应用,抢跑“万物互联”时代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发自深圳
◎本文责编/郭芳
2021年4月16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车水马龙,行人冒着雨行色匆匆。快节奏的步伐,似乎是深圳效率的写照。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坐落在后海大道和学府路交会处。“不好意思,刚刚和团队在实验室开小组讨论会,拖了点时间。”16时15分左右,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伍楷舜跑进办公室,面带歉意地对《南方》杂志记者说。办公室窗户的对面,是腾讯大厦,旁边是深圳软件产业基地。
“85后”伍楷舜,已经在这里工作了8年。不远处的实验室里,他和团队在物联网领域已经催生了上百个专利。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是当前席卷全球的数字变革的关键词。伍楷舜带领上百人的团队,主攻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三大技术融合,打通“感、传、连、算、用”,拥抱“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
打通影响未来的物联网技术链
26岁博士毕业,28岁成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30岁成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1岁组建广东省无线大数据与未来网络工程中心并担任主任,32岁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作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伍楷舜拥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履历。
2007年,伍楷舜毕业于中山大学微电子专业,考上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此时,他大概想不到数年后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出于兴趣,伍楷舜研究生专业选择了更偏应用型的计算机领域,此后一头扎进了物联网的世界。当时,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处于爆发式发展的前夜,外界对于这个刚刚兴起的前沿技术的认知,远远不如现在这般广泛。
4年后,伍楷舜拿到了博士学位,留在香港以助理教授的身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机遇,孕育在时势的大潮中。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而吸引高端人才集聚,自然成为一项重要工作。2013年,这个28岁的年轻专家碰上了难得的机遇,以高层次人才的身份被吸引回来。
经过一番对比,深圳成了他落脚的首选——这块创造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奇迹的试验田,从原来的小渔村嬗变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拥有发达的创新产业链,为技术研发运用提供了最好的土壤。随后,伍楷舜以特聘教授的职位,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物联网,是数字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消费物联网率先落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终端产品方兴未艾;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等即将爆发。
“物联网技术更多是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伍楷舜告诉记者,不同于基础性研究,物联网领域从网络到终端,从技术到应用,从产品到服务,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甚至部分环节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伍楷舜的实验室,就像未来世界的盒子,储存着感知、传输、连接、计算、应用等可能影响未来的物联网技术链。“将整个链条打通,就是我们要做的。我希望从我们实验室出来的技术,能够更快一点,站得更前端一点。”他说。
从“光杆司令”到百人团队
“老人在家摔倒了,有什么办法让看护人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无线信号干扰是一个解决方案。”在当天下午的小组讨论会,伍楷舜抛出一个关于通过Wi-Fi信号变化来监测环境变化的话题。
随后,小组的10多名老师、学生展开了2个多小时的讨论,参会者纷纷给出完善技术的建议。
这样的小组讨论,伍楷舜每个星期都会组织一次。每次选定一两个研究方向,参会师生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共享技术思路。他说,最喜欢跟其他老师和学生们讨论,在碰撞中总能互相启发,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伍楷舜大多时候都会待在实验室,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乐在其中。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
中国在未来五年的规划中,提出要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如何孵化培育好一支有干劲的科研团队?2016年,伍楷舜组建广东省无线大数据与未来网络工程中心。一开始,这个“光杆司令”拉着从学院院长“借”来的两名研究生,算是开张了。慢慢地其他成员开始加入,两三年后,便有了三四十人的规模。随后,他又创立了深圳市可穿戴物联网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短短5年时间,伍楷舜已经发展出上百人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教师、博士后、硕博研究生及本科生,不仅吸引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博士,更有来自加拿大、丹麦、埃及等国家的外籍博士、博士后加盟。
团队的研究方向,都是眼下的“显学”,包括普适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移动计算、无线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这个团队,每年都有20多个专利获得授权,目前已经拿到了40多个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的奖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撰文说,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伍楷舜看来,除了给平台,更重要的是给宽松的研究环境——特别是年轻学者,减少论文、项目申报的束缚,让科研团队更独立、更自主,将更有利于团队成长。
让更多智慧场景变成现实
4月19日,星期一。伍楷舜一早便赶赴广州,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探讨智慧医院的合作,试图用物联网技术支持智慧医疗的建设。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突破,未来人们将处于更加智慧、智能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比如家里的空调、电视、灯光等设备,以后将由独立遥控器来控制变为集中到一个简单的入口发指令。而打通Wi-Fi、蓝牙等不同网络协议后,更多生活场景将实现智慧化。
将这些智慧场景变成现实,是伍楷舜的追求。
近年来,这个团队频频走出实验室,寻找和企业、政府部门的合作。“我们通过授权企业使用技术,和企业联合攻关核心技术,或者鼓励学生创立公司开发产品来实现成果转化。”伍楷舜说。
在深圳的福田、皇岗口岸利用无线探针识别敏感人群,抓取安保想要的信息,有助于识别“水客”抓住“要犯”——这是他们用智能技术突破人眼识别极限的研究成果应用之一。
最近,他们还跟中海油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深圳市民政局合作开展智慧养老项目。目前他们正在做的智能化水质检测系统,由过去人工采样分析改为自动分析,随时查验水质变化。
抱着技术方案,伍楷舜带领团队与外界接洽,就是要让更多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转化、得到应用,抢跑“万物互联”时代。
不过,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智能手表已经很普及,但大多产品屏幕太小,打字、操作并不太方便。伍楷舜的研究团队在开发一款智能手表,通过人机互动,可以直接在手臂上打字、操作。在已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看似简单,但也不是很快能实现。“我们还要做大量基础性工作,在产品市场化之前还需要经过第三方认证、安全测试等。”他说。而通过Wi-Fi技术感知老人摔倒的产品,推出来之前也需要经过无数次测试,确保使用起来足够可靠。
“科学研究不同于工程研究,转化成为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伍楷舜说,面向市场需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但前瞻性技术也更需要时间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