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珠海市于4月20日率先实现18-59岁目标人群接种率超80%后,近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重点城市18-59岁目标人群接种率陆续达到40%。
截至5月10日24时,全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08.72万剂次。其中,广州已接种497.05万人,18-59岁目标人群接种率为45%,深圳已接种602.59万人,接种率为41%,佛山已接种290.15万人,接种率为42%,东莞已接种329.95万人,接种率为45%。
这些重点城市流动人员众多、境外输入风险高、疫情防控压力大。实现目标人群接种率超40%,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筑牢我省重点城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堤坝,也为流动人口往来频繁的重点城市快速构筑人群免疫屏障提供了城市经验模板,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构筑人群免疫屏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4月份以来,为应对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广东采取“区分梯次、板块轮动”全民接种工作策略,分区保障疫苗供应,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5个市列为重点保障地区,国家每批次疫苗供应重点保障分配给上述5市,其余地市以保障高风险人群补种和接种第二剂次的人群为主。全省以轮动的方式,优先上述5个重点地市加快接种,其余地区依次推进接种工作。这样既保证重点服务区域疫苗供应不减量,又保持整体接种进度不下降,节省疫苗配送人力物力,提升疫苗周转效率。
在接种能力建设上,广东各地充分利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并合理规划增设接种单位或大型临时接种点。目前,全省共指定固定接种单位2289家,接种单元6299个;临时接种点(含大型公共场所、场馆、集体单位及巡回点)856家,接种单元7156个。按照每个接种单元日接种150剂次计算,日均接种能力可达201万剂次。
在疫苗调度上,广东积极对接国家疫苗接种专班及生产企业,建立“24小时值守、提前告知分配计划、来苗即配”工作制度,确保每一支疫苗第一时间配送到各地。每一批国家调拨来的新冠病毒疫苗抵达广东省疾控中心后,都“随到随发,不留库存不过夜”,从疫苗入库至出库,全程仅需2小时。
在疫苗接种保障上,在省防控指挥办决策部署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急采购了3000万支注射器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注射器省级应急储备;省医保局组织接种单位开展为期1年的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器专项采购;省药监局牵头成立疫苗质量监管专职组,强化对疫苗研制、生产、储存、运输以及预防接种全流程安全管理;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扩容、异地部署等方式,保障疫苗接种系统正常运行……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力保障疫苗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下一步,广东将继续按照“区分梯次、板块轮动”原则,推进全省大规模人群接种工作,加强与国家的协调对接,落实疫苗供应保障,保障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应接尽接,尽快建立广东省人群免疫屏障。为保障群众能及时接种第二剂次,优先保障各地第二剂次疫苗供应。
深度
目标人群接种率均超40%,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都是实际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流动人员众多、境外输入风险高、疫情防控压力大。在1个月时间内达成40%的目标人群疫苗接种率,背后有哪些有益经验?
应对大考:
网格化管理实现“苗到人到”
广东全面推进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考验着基层的组织管理能力。
4月2日,东莞市虎门会展中心大型临时接种点开始试运行。“第一天开打,我们就吃了个‘下马威’。”东莞市虎门镇疾控中心副主任陈有年说,当天早上8点多,社区送来的接种群众,一下子排起了长队,“估算了一下,场外都有五六千人。”
虽然心里着急,但大家并不慌乱。当天天气较热,担心群众出现意外,虎门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调来了100个帐篷,开辟了新的候诊区,协调了公安人员维持秩序,再调来医护人员加快接种速度,加快运转。
不到两个小时,就把等候的人员“消化”完了。“我们有80个接种单元,1小时就能打近3000针,只要秩序维持得好,‘积压’的情况很快就能缓解。”陈有年说。
在这之后,虎门会展中心接种点增设了750平方米的大棚,扩大了候诊区的面积,还增设了近2000方的接种讲解区,可以实现人员缓冲分流。“虽然各社区都迫切送人过来,但我们慢慢掌握了社区的送人规律,做足应对措施。”陈有年说,如今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接种点对各种情况都有了预案,大家都“心中有底”了。
这样“有惊无险”的情况时有发生。疫苗接种量大、时间紧,涉及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员,如何保证接种秩序,尽量缩短人员等候时间、提升群众接种体验,对各地的组织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广州市花都区,镇街、卫健、企业三方建立联动机制,镇街政府到企业进行摸底,提前制定每天“集体预约”接种计划,并将人员信息录入系统,缩短接种人员到现场的等候时间。同时,协调辖区企业排班,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安排穿梭巴士转运人员进行疫苗接种。
佛山市发挥居(村)委的作用,推进实施网格化管理。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建立了“一村一码一人”的模式,以村为单位建立线上报名码,通过村委群发布、治安巡查员上门等方式推动村民完成线上预报名。村干部根据镇指挥部分配的疫苗接种名额,短信精准通知报名的村民,基本实现“苗到人到”。
“送苗上门”:
乘坐直升机为海上作业人员接种疫苗
4月24日,一架直升机飞越港珠澳大桥,赶赴我国南海的白云气田。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医务人员专程为127名海上作业人员“送苗上门”。
飞行90分钟后,直升机先抵达番禺30-1平台。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疫苗从直升机上搬下来,迅速布场,设置了接种区和观察区,工人们井然有序地排队完成了接种。随后,直升机再次起飞,前往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汽平台——荔湾3-1,以及番禺34-1平台。
当日17时,白云气田127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完成疫苗接种,无不良反应。期间,为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120”急救车一直在九洲机场待命。
这是珠海首次使用直升机运送疫苗进行接种。“不论在市区还是农村,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我们都会把接种服务送到需要的人身边。”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说。
“让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中,像珠海一样,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疫苗重点接种城市纷纷通过就近设立临时接种点,创新推出“送苗上门”等各种便利接种模式,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广州市白云区成立了4支新冠疫苗机动接种队,为大中专院校、企业、工业园区等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深圳龙华区将旅游大巴改造为移动接种车,驶入各大社区、写字楼,停下就能现场接种疫苗;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为辖区企事业单位、村(社区)集体居民开展集中预约接种、专场接种、上门接种等服务,50人以上即可“下单”;东莞大型企业众多,不少镇街都主动送“苗”上门。
“下楼在公司附近就把疫苗打了,不用提前预约,现场就能打,太方便了。”4月13日中午,在深圳华侨城附近上班的徐先生,来到华侨城医院接种了第一针疫苗,不禁感叹。
五一假期,广东疫苗接种工作“不打烊”,全省共接种了336.56万剂新冠病毒疫苗。
宣传发动:
“一起苗苗苗”标语深入人心
5月6日,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广州市民惊喜发现,穗康码上多了一朵闪闪发光的小木棉花。
原来,在5月5日,穗康码全新升级。接种完第一剂新冠疫苗,穗康码中间将显示有一朵黄色的木棉花;接种完第二剂新冠疫苗,木棉花将由黄色转为红色。
专属的木棉花“皮肤”,让已接种疫苗的网友迫不及待晒图,更动员了更多人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这一创新做法,当天冲上微博热搜。
疫苗接种需遵循知情自愿的原则。为了尽快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发动市民自愿接种疫苗,广深佛莞等疫苗接种重点城市都“铆”足了劲,想出了不少好点子。
“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这段时间以来,深圳首创的一则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标语让全国人民都有点“上头”。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在基层动员上也引领潮流。在推进大规模接种当天,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便发布了15则“上脑”宣传标语,其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在全网点击量超过3亿次,成为全国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中最具标志性的宣传语。
在东莞市高埗镇,游泳名将陈苏伟、“东莞好人”王建华、“孝义之星”吴基群都示范接种,并号召市民踊跃,带动了许多当地居民。
接种点的暖心服务,也成为能发动群众自愿接种的小妙招。东莞塘厦镇为接种人员准备了面包、午餐、矿泉水等;佛山多个大型临时接种点留观区设置医疗健康服务区,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并准备糖果、葡萄糖粉、饮用水等食品,供群众免费领用。在广州,许多接种点提供免费WiFi,方便市民利用等候和30分钟留观期间上网,部分接种人流量大的医疗机构,还增设了简易商店、流动厕所,受到了群众好评。
【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粤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