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突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142项,科技合作奖3人,合计180项(人)。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新发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获突出贡献奖。
“分析获奖项目可以看出,我省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获奖项目(人)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达126个,占70%,可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广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更多成果实现“从0到1”突破
线粒体信号是如何调控细胞命运的?为什么许多肿瘤在癌变早期就发生转移?中科院广州健康院刘兴国、中山大学黎孟枫分别牵头完成的“线粒体信号调控细胞命运研究”“高发恶性肿瘤的信号网络调控失衡机制及新诊治靶点的研究”均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近年来,像这类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在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有23项,占比达到12.8%,“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我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以黎孟枫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为例,项目首次提出“肿瘤细胞炎化”的概念并阐述关键表型和调控机制。专家认为,项目原始性创新突出,推动了实验肿瘤学和实验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高发恶性肿瘤的早期和晚期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除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外,广东近年来还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不断发力,奋力甩掉“卡脖子的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获奖项目来看,有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也使广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高端阻容元件领域,以前一些国际最新技术,不但在其刚推出市场时对我们严密封锁,即使在进入微利阶段后仍然开出‘天价转让费’,这警示我们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要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付振晓说。他带领团队完成的项目攻克了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助力广东生产全国80%口罩机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接种,国产高质量疫苗的成功研发,是科技抗疫的生动注脚。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抗击疫情科研攻关中,广东充分发挥已有技术平台和专家队伍优势,多家单位开展应急科技攻关,涌现了一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此次获奖项目中,有4项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涉及科学防控策略、临床诊治方法、防护用品生产、检测采样技术等多领域。
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等人完成的“新发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项目为例,该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围绕防控策略、致病机制、诊断技术、精准治疗、快速检测、预警预测等方面,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应对重大疫情的科学防控与诊治,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及突破。
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果被及时转化至临床实践与疫情防控,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重要佐证,为我国乃至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有效遏制了国内疫情,推动了复学、复工、复产顺利、有序开展,在抗击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
此外,由广东工业大学王成勇教授等人完成的“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突破了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核心技术瓶颈,助力广东生产全国80%口罩机,在全球50个国家应用,推动了医疗防护制品装备行业进步。该项目此次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没有代表性论文专著,这也体现着广东科技奖评审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坚持“唯学术、唯贡献”的评价标准。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
“作为电力工控领域的首款专用芯片,这一成果将有助于补齐短板,做强广东产业链,带动形成芯片设计和制造产业集群。”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经过8年努力,李鹏及其团队完整设计开发了我国第一款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系列芯片。如今,项目成果已在多个行业中规模化应用并出口至10余个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
“该成果标志着我国电网核心装备迈向完全自主可控,推动了继电保护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专家评价道。
上述项目是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的典型代表。翻阅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可以看到许多企业的名字。据统计,在180项获奖项目(人)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总数达126个,占获奖项目总数的70%,足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在广东科技创新中唱起主角、挑起大梁。
目前,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居全国第一;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均超千家,居全国第一,这些都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等举措,广东持续优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刘佳荣 通讯员 粤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