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者傅修海分享朱执信杨匏安的革命思想

闽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主任傅修海。通讯员 供图闽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主任傅修海。通讯员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31日(记者程景伟)由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承办的“学党史传经典推新作”读书沙龙系列主题阅读第三期活动5月30日通过线上直播形式举办。闽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主任傅修海教授就“朱执信、杨匏安的革命思想与文学探索”这一主题进行分享。

“朱执信是一位文武兼备、德才兼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理论家,同时是新文学的前驱者之一。”傅修海介绍,朱执信在日本留学时结识孙中山,由此开始革命生涯,成为孙中山得力的政治和军事助手。

傅修海表示,朱执信将自己短暂的一生融进中国革命的浪潮之中,积极从事革命的理论宣传工作。1906年,朱执信先后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等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阐释了《共产党宣言》的要点和“十条纲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除介译新的思潮和学说,朱执信对于新文化和新文学也有独特的思考。朱执信曾参加五四运动,后期多次参加文学改良和关于白话文的论争。傅修海认为,朱执信既是时代的“弄潮儿”,又是独特的理论家、开创性的作家。

杨匏安则是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傅修海称,杨匏安的一生始终站在时代洪流的风口浪尖上。1918年左右,许多著名的共产党活动家如周恩来、陈延年、谭平山、张太雷、苏兆征等都常到杨匏安广州的家里做客,很多党的重要行动在此进行讨论和酝酿。

傅修海认为杨匏安的理论认知和他的革命工作实践是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他积极关注现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介西方文艺理论、提出文学观点、开展文学创作,成为广东红色文学的先驱。”(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