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赵刚 通讯员/粤交集宣、肖莉)历时30小时连续施工,重达1500吨的“钢铁巨人”稳稳地扎根在黄茅海上。6月9日,广东省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0时30分,黄茅海跨海通道T5标黄茅海大桥西塔承台首个钢套箱顺利下放。
世界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
将在“大碗”中节节拔高
黄茅海大桥由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钢套箱是主墩承台施工的围水结构,兼做混凝土浇筑的模板。钢套箱的下放施工,是整个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此次下放的钢套箱总高度达10米、双壁间距1米,重达1500吨,套箱底部面积约 1250平方米,相当于3个篮球场大小。
(通讯员供图)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沿线,起于珠海市高栏港区,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台山市斗山镇,路线全长约31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工程采用三塔斜拉桥设计,设700米级超大斜拉桥2座,主跨2×720米,建成后黄茅海大桥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桥。
黄茅海跨海通道保利长大T5标负责人汤明介绍,“钢套箱下放完成后,我们将浇筑封底混凝土,抽排钢套箱内的海水,形成一个大型的无水围堰,就像一个大碗落在海面上;经过承台、塔座、塔身等多道施工工序,就像搭积木一样,将大桥在‘大碗’中节节拔高。”
单次下放10厘米
“钢铁巨人”温柔下蹲68次
巨型钢套箱采用71个100t同步控制液压千斤顶、5台液压控制泵站进行下放,单次下放10厘米。
汤明介绍,项目要克服天气、海风、波浪、潮汐等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寻找最适宜的气象窗口施工,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又要确保下放精度。“过程中轴线偏位误差不超过1.5厘米,倾斜度小于等于1/100,施工作业需要十分精准且平稳,就像‘穿针引线’,来不得半点疏忽。”
为确保钢套箱精准高效下放,项目部精心组织,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测量组人员每下放60厘米进行一次平面位置及垂直度监测。在下放过程中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下放姿态实时调整,下放数据实时采集;管理人员全程检查各个支撑点受力、套箱结构变形以及整体稳定性。
历经68次下放后,这个1500吨的“钢铁巨人”终于完成了6.8米的“下蹲”,稳稳地扎根在黄茅海上,为即将开始的承台主体施工屏蔽风浪、保驾护航。
(通讯员供图)
30小时全程坚守
海上青年党员突击队凸显担当
黄茅海大桥施工区域位于台风多发区,海面风浪大,且临近繁忙的崖门出海航道,特殊的施工环境对现场机械设备协调、人员组织、工序的准备及衔接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保证节点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组建党员突击队,带领施工团队多次提前预演钢套箱下放,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细致的安全和技术交底,将工艺细化到分秒,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个体。
在钢套箱下放施工的30小时内,汤明带领党员突击队成员全程坚守,时刻监视着套箱结构变形以及整体稳定性,确保钢套箱下放万无一失。
广东省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湾区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