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专家讲述广州南沙“封区”背后的故事:36小时与病毒“极限竞速”

6月5日下午,广州市南沙区发出通告,为配合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区公共交通暂停运营,全部离南沙通道暂时关闭。6日深夜,南沙再次发出通告,恢复公共交通运营和通道畅通。

南沙“封区”36小时里,发生了什么?近日,广州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专班现场流调队队长陈宗遒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专访。

◀精准▶

“病毒侦探”快速摸清传染链

“南沙重点人群排查中,复核确认阳性样本。”6月4日凌晨,一通紧急来电让陈宗遒心中“咯噔”一下。此时,广州荔湾区和海珠区的传染链条已基本摸清,在距离较远的南沙区突然出现核酸阳性样本,是有“漏网之鱼”,还是有链条外的新增病例?

广州新冠肺炎流调(临时)处置中心的气氛紧张了起来,经验丰富的广州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主任医师林国桢,带领两组流调队员,立即驱车前往南沙开展调查。不久后,陈宗遒也赶赴南沙。

流行病学调查,如同“病毒侦探”找寻看不见的感染线索:一边“往前走”,找到是谁把病毒传给了病例;一边“往后追”,摸清病例发病前后的活动轨迹,把接触者找出来。然后根据接触方式、频率,来判断感染风险,并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从收到通报的那一刻起,此后的两天,逾120名流调人员几乎没有休息,在南沙排查涉疫场所和人员。流调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力求以最快的速度锁定接触者。

陈宗遒记得,有一位流调人员从早上7时起,在一家餐厅的监控录像前站了整整16个小时,滴水未进,直至看完涉疫时间段内所有录像。疫情下,工作人员不舍昼夜。有一天,一位队员偷偷请求陈宗遒,小队长在外调查时撞伤了鼻梁骨,可否让队长休息一下。“我立即打电话给这位队长,他却一直跟我说没事。”陈宗遒表示,这是令他比较难过的时刻,若是队员出现什么状况,“就太对不住他们了!。”

经过36小时的“赛跑”,南沙的传染链条已然明朗:南沙一对夫妻买了新车前往佛山上牌,中午与朋友一起在荔湾区吃饭。当时,一位海珠的感染者正好同时间在该餐厅吃饭,这对夫妇有可能因此感染病毒。

这对夫妻回家后,又把病毒传播给了家中老人和孩子。孩子在幼儿园又传染了同学,同学传给了家人。其中一位老人是一个司机,在修车时感染了一个修车工人。与这对夫妻曾同乘坐一辆车的朋友,也因在车上密闭空间内被感染。

后续的基因测序比对,也证实这些毒株位于相同的传播链条上。6月7日,除了封闭封控区域外,南沙区恢复了人员流动。陈宗遒看着窗外的阳光和往来的车流,休息片刻又继续投入了工作,“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这也是我们的热爱和坚持。”

◀升级▶

大数据助力织密“防控网”

新冠病毒Delta毒株,给流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处密闭的环境、不足一米的交谈,都有可能带来病毒的传播。便捷的公共交通,也让人员流动的范围更广。不少人担心:会不会有潜在的感染者?

此次疫情下,广州有多个排查措施,都是此前未曾使用过的——全员多轮核酸检测、健康码“黄码”、公布重点场所和健康申报等。

“感染者记不清、监控看不全等因素,都有可能让流调工作无法100%全覆盖。在我们做好精准摸查的同时,需要通过核酸筛查来做到更广泛的‘兜底’排查。”陈宗遒说。大数据为流调人员与病毒赛跑提供了支撑。疾控专家在寻找密接者的同时,让曾到过重点场所人员的健康码变黄,限制人员流动并促使他们进行核酸检测,这与锁定密切接触者的精准调查相辅相成。

广州多次发布重点场所名单,鼓励市民进行自我健康申报。陈宗遒说,与病毒赛跑需要每个人的配合,流调中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就是群众提供的。有一位市民主动联系南沙区疾控中心,提供了一个涉疫场所线索信息。

有些司机经常在南沙区一天桥下的小工棚里休息、喝茶。曾有一位感染者路过工棚,进去与人交谈时没有佩戴口罩。陈宗遒立即带队摸查,并与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治疗的感染者核实信息,感染者经过提醒,回忆起这个细节。经过多方确认,专家判断当时工棚里的人确有感染风险,对他们落实了集中隔离管控。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骨干力量仍较缺乏,特别是能够独自带队完成全流程调查的业务骨干。”陈宗遒说,“这次疫情防控给了流调人员一个展现价值的平台,希望大家深刻地感受到公共卫生学科的意义,有更多有志之士能选择这个专业,加入这项事业”。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