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广州芳村片区(鹤园小区除外)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图为解封后的鹤洞大桥。南方日报记者 金镝 摄
■记者疫线日记
离开芳村要多久?
90秒,10分钟亦或是21天。
6月24日,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至此,全国疫情高风险地区再次清零。
下午2时,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第22号通告,荔湾区芳村片区(鹤园小区除外)即日起恢复通行。
这也就意味着,自6月3日,荔湾区芳村片区多地实施封闭封控管理以来,芳村,终于解封了。荔湾芳村市民自此刻结束了封闭之旅,人们离开家门,走出芳村,回到广州市区。
“芳村……芳村……我出来了!”一辆辆车辆穿过鹤洞大桥,熟悉的车流预示着回归,更代表芳村内外的广州人此刻的心情。
鹤洞桥上川流不息,芳村加速重启,车水马龙景象再现,人流接踵而出,社区、市场、街道上,人们找回城市里最暖人的烟火气,见到多日未见而又挂念的人,也为自己和所有不平凡的普通人互道一声“加油,了不起。”
大桥解封后▶▷从封闭到拥挤
不见烈日,空气依旧闷热。
24日下午1点30分,微胖的徐金山骑着单车爬上了鹤洞大桥口时已满头大汗,但眼前鹤洞大桥东侧还是如过往一样,闷热、安静、滴水不漏又让人望眼欲穿。
可徐金山等不急了!他要把昨天刚领到的高考志愿填报书送给儿子,明天广东高考的成绩就要出了。
6月3日起,徐金山已经21天没有回家,也没见到家人。期间,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医生,他先后赶赴生物岛、南沙、永平街道援助核酸检测。他也想过在高考前回家陪儿子,但想到防疫需要医务人员,就一直守在岗位上。
他终于能休息几天了,就跑到离家最近的鹤洞大桥,恳请交警帮忙递送。填表、报信息、给儿子电话、确定收取地点,老徐焦急地望着桥那头,几番电话下来,他的衬衫被汗水湿透了。
在过去21天里,这样的爱心传递上演了无数次,而这是最后一次……
时间和汗水滴滴答答的走,终于,下午2点整,桥上交警的对讲机响起,指示传来,芳村解封。
“我现在就想冲出去,就像鸟儿想飞出笼子一样,就像草原上的野马。”温先生是第一个驾车开上桥头的,他激动地回应着围聚上来的记者,说想立刻飞回越秀区上班。
交警还在忙碌地收拾着伞棚、水马,等候车辆已赶不及,鱼贯穿过卡口。现场的交警又熟练地指挥起交通,不停向每一辆驶离的车挥手示意,并向车主留下一句,“封闭这些天辛苦了。”
“冲啊!”“谢谢!”“你们也辛苦啦!”。人们摇下车窗,向交警挥手,竖起大拇指。不少乘客拿出手机,拍下离开芳村的瞬间,给过去的21天画上句号。
曾经热闹拥挤的鹤洞桥回来了,车流驶过,像血液重新灌注,大桥再次脉动。解封不到一个小时,途经鹤洞大桥进入芳村竟拥堵起来,“久违”的堵车景象再次出现在大桥上,跑一趟足足要十分钟。
一辆满载医护的大巴驶过,医护们微笑着向窗外挥手,周围的人群挥手回应,“你们辛苦了!”“感谢白衣天使!”围观的人群排在路边,解封的消息似乎牵动着每一个芳村人的心。
激动是芳村居民此刻最普遍而难掩的表情,51岁的黄大姐满脸喜悦,她在芳村住了四十年,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时刻。封闭期间,她住在坑口,儿子住在鹤园小区,家里的狗做了妈妈,生了8个狗宝宝。解封后,黄大姐说最想去江对岸走走,她相信儿子所在的鹤园小区不久也会解封。
想要出去是芳村内人们共同的期待,林先生骑电动车,载着伙伴来了。他和同伴在上下九步行街开一间珠宝行,因为封控近一个月没开门了,“我一刻都不想等了,赶紧开店保住这份工。”
看到解封,他激动得原地打转,拨通朋友的电话,“你看,解封了,我们能过桥了!”他迫不及待,连车速都较往日快了些,他终于出芳村了。
烟火重燃日▶▷从“冷清清”到“热腾腾”
重新开业的第一天,马国良把店面打扫了一遍又一遍。
他的“舌尖上的牛肉面”的面馆开在中海花湾壹号小区的楼下,这些天,因为疫情,店铺和小区一起封空了多日。
老板马国良是青海人,今年24岁,这里是他人生的第一家店。在店里的伙计看来,马国良是一个干活利落、性格爽朗的西北汉子。而在中海花湾的居民们眼中,他是大家眼中热心助人的“拉面哥”。在封控的20多天里,马国良为小区业主和物业免费送上上百碗牛肉面以及整整50箱的牛肉水饺。有了热气腾腾的面,居民们等待解封的心情也暖和了许多。
如今芳村正在恢复生气,马国良叫回了店里的伙计们加紧备战,他们已经无比期待老主顾的到来了。
这一周,中海花湾壹号小区的店铺陆续开门了,多天未营业,店家们紧张地清理着店铺,便利店的货架不少还空着,店员们忙着上货。
生活的气息早已回来,在该小区B区,不少人家把国旗挂上了阳台,点缀出一片片红,来庆祝解封的喜悦。
23日得知即将解封后,中海花湾壹号的物业们也在外面跑了一天,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杂货铺,他们找遍了芳村,买来300面规格1米多长的国旗和600面手举的国旗,分发给每家每户。
同样因解封而喜悦的,还有溢香阁茶行的老板周先生。今天周先生和妻子回到店里,怀着期待将疫情后的第一单货物打包好。歇业了20多天,一开工就发出一箱普洱,是个好兆头。
尽管当下大笨象茶叶城的客流还不算多,但相比于此前一周的冷清,周先生相信往日的客流很快就能回来,为此他和邻居们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打扫卫生、清点货物、联系物流……许久不见的快递三轮车,再次行驶在市场的狭窄道路上。
在忙碌之余,周先生也坐在店内的茶座上,煮上一壶家乡潮州的红茶,细细品着阔别半月的甘甜。一旁的小女儿在店内兴奋地嬉闹,周先生和妻子相视一笑:该让孩子出门,去呼吸下新鲜空气了。
而在中南街海南村内,眼见解封的氛围愈浓,村民们走到桥底,打起羽毛球,下起象棋,欢笑声和吵闹声一下子在村里越来越大,在村民陈姨眼里,“好像今天大家才算真的出来了”。
下午3点,徐金山终于回到了中海花湾壹号,见面时刻,这个50多岁的中年人给了妻子一个深深的拥抱。妻子买了酱牛肉,他做了番茄炒蛋,一桌热饭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明天成绩一出,我就能和儿子一块填志愿了。”他享受着此刻的幸福。儿子功课不错,也想和他一样,做一名大夫。
芳村重启时▶▷从“第一班”到“最后一班”
“下一站,鹤洞。”
下午4点,芳村地区的地铁站全部恢复运营,在鹤洞站,工作人员又一次核对了安检设备机后,开闸放行。“飞站”多日,芳村解封后的第一班地铁来了。
地铁站里空旷冷清,店铺没有开门,但很快人流就多了起来,鹤洞站重新恢复了生气。
黄先生出站了,他从天河区赶来,忙着去公司开会。他负责的芳村项目已经停了不少天,他希望明天能有一个能顺利开工。作为湖北人,经历过2020年初的那轮疫情,他在这次等待也更具耐心。
李先生身背大包,肩挎小包,还拖着行李箱进站了。他要赶去海珠区给儿子送换洗的床单、衣服。过去近一个月里,他们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儿子在越秀区读书,妻子在海珠临租了小屋,他自己守在芳村的家里。在视频电话里,妻子哭了好多次,儿子也只有在周末才能见到母亲。今晚,他们一家终于团聚,“大家谁都不容易,还好我们都挺过来了”。
相比于市场、社区、交通要道的车水马龙,24日下午,中南街道的物资配给中心久违地“冷清”了下来。
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三三两两地收拾着现场,随着芳村大部分区域恢复生产生活,他们的使命也即将完成。
“我准备回家了。”6月23日的晚上,在得知即将解封的消息后,陈剑雄终于给家人发了一条消息。端午节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让陈剑雄有些许歉疚。
可是陈剑雄没有和记者提起的是,今年的端午节同样也是他50岁的生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这场只有陈剑雄和几名志愿者同事参加的生日会,显得仓促又简单:吃的是统一配给的盒饭,喝的是矿泉水。
作为派驻在中南街道的防疫志愿者,陈剑雄和同事们在过去的20多天经历了很多场硬仗:彻夜的核酸大筛查,顶着烈日的物资配送,跟随三人小组深入高风险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
“现在回想起,一辈子能打几场这般漂亮的仗!”陈剑雄感慨道。
伴随鹤洞大桥解封,一时间芳村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在距离大桥不足一公里的鹤园小区,依然处在安静而紧张的氛围中。因为根据22号通告要求,除了鹤园小区外,芳村其他区域均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
梁静雯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一名护士,6月10日以来,她一直是鹤园小区“三人小组”中的一员,鹤洞大桥解封时,她正裹着厚厚的防护服,上门为一名老人进行健康检测。
“我们也快了,加油!”看到朋友圈同行发的“回家”的消息,梁静雯每上门一户,就和鹤园小区的老人们分享,不断鼓励他们坚持下去,遇到一些情绪失落的老人,她更会细心地开导:“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喝早茶。”
“鹤园小区没有一支队伍撤退,没有一个人放弃,我更不能退缩!”核酸检测、健康检测、信息登记……梁静雯清楚地知道,这仍然将是接下来她每日的工作,虽然不知道在鹤园小区还要呆多久,但她清楚,这个日子一定不会远。
梁静雯一直住在荔湾,不喜欢拥堵的街道,喧闹的市场,但在24日晚6点,当她踏出鹤园小区大门的一刻,她才第一次感受到这个老区的魅力。“车水马龙,百般喧闹才是这里的常态,荔湾又回来了。”
因为支援疫情,梁静雯已经错过了母亲6月份的生日,芳村解封后的晚上,梁静雯收到了在珠海的母亲发来的视频电话,电话里梁静雯与她约定:“等我站完最后一班岗,回来陪你补过生日。”
晚上10点,鹤洞桥的“晚高峰”还未结束,往来川流不息。芳村的防疫仍在继续,但芳村人也越走越快,人们终将跨过初夏这场疫情,就像“飞跃”鹤洞大桥般,向着我们的美好家园,奔去。
南方日报记者 朱红鲜 吴扬 刘珩 徐勉 统筹:郭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