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通】行走东莞古村,追寻沧桑往事

广东革命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特点也非常鲜明。缘于20世纪的特定历史阶段,广东留下很多特殊类型的红色革命史迹,与近代史上的重要革命事件息息相关。

东莞在革命文物文旅融合方面,通过“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周边环境整治—红色旅游景区”的全流程建设,鸦片战争博物馆入选“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在革命文物的利用方面,东莞通过对古村落的保护,挖掘文旅线路,串联革命遗产,成为一个亮点。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牛眠埔洪仁玕避难遗迹(含永培书室遗址、福音堂、鼎和堂、张彩廷纪念碑、张声和夫妇墓)入选。

此次,我们将目光锁定东莞塘厦龙背岭古村落,探访牛眠埔洪仁玕避难遗迹,在祠堂、教堂、碉楼间,寻找革命历史遗迹。

东莞塘厦龙背岭古村落。(来源:东莞市塘厦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

洪仁玕曾匿居牛眠埔

塘厦龙背岭是第三批(2014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塘厦龙背岭古村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来的风貌,有着明显的“客韵、粤风、侨情”特色。祠堂、教堂、碉楼等多种建筑保留完整,有牛眠埔洪仁玕避难遗迹,包括永培书室遗址、张彩廷纪念碑、福音堂、鼎和堂、张声和夫妇墓五个文物点,以及客家山歌、舞麒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叶三贵碉楼、叶俊万碉楼也被评定为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

《塘厦镇志》记载,洪仁玕于咸丰元年(1851年)奉洪秀全命令前往广西桂平,未赶上太平军,中途折回,逗留香港。次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乔装成“算命先生”潜回内地,匿居东莞牛眠埔村友人张彩廷家,在永培书屋担任塾师达一年之久。后洪仁玕离开牛眠埔赴香港。2008年,牛眠埔洪仁玕避难遗迹被评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音堂,建于1919年,从属洪仁玕避难遗迹,永安台是福音堂的附属碉楼;鼎和堂,建于1912年,从属洪仁玕避难遗迹,为张彩廷之子张声和牧师在塘厦传教时的居所。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大地曾轰轰烈烈地遍地开花,在广东很多地方都留下革命的历史遗迹,东莞这一处洪仁玕避难遗迹,古建保存完整,古风浓郁,是怀古凭吊的好地方。龙背岭源于革命老区,在战争时代曾有多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现还有多名老游击队员曾经参加三大战役。

东莞塘厦龙背岭碉楼。(摄影:陈帆)

碉楼古巷深藏龙背岭

龙背岭包括龙背岭围村、牛眠埔旧围、牛眠埔新围三个部分。漫步村中,从高处望去,只见连绵的青砖灰瓦被城市的高楼团团围住,整个村庄有种“闹中取静”之美。

尤其是牛眠埔老围,掩映在树木之间,房屋若隐若现。其中3座高大的碉楼最为显眼,最高的一座碉楼是20世纪初从英属殖民地牙买加回来的叶三贵所建。

除了这些碉楼,村中的文物古迹还有很多,如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的牛眠埔老围,村落布局完整,村中巷道七横六纵,横巷宽2米,纵巷宽2.2米。

行走其间,既有上海弄堂的感觉,也有些北京胡同的风味。与有些古村人迹稀少、破败衰落不同,龙背岭古村至今除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来的风貌外,人丁也比较兴旺,村中几乎每处宅子都租住着一些外乡人。

龙背岭人杰地灵,从龙背岭走出了不少在海内外各行各业有名的精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以及我国最早从事卫星设计人员。

寄情山水沉醉舞麒麟

龙背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传统的客家山歌和舞麒麟活动,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舞麒麟在龙背岭流传了100多年,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客家人视麒麟为吉祥物,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龙背岭客家人都要耍上一段舞麒麟,幸运的话,或许在你探访龙背岭时,就能偶遇客家山歌比赛,邂逅舞麒麟表演。

龙背岭实在是一个值得旅游的好地方,除了访古,还有优质的旅游资源配套可以享受。这里有环境优美的牛眠埔水库及水库下的原始农田,美丽的绿道,视野开阔的妇裕坊农场。另外,龙背岭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是靠近大屏嶂森林公园,二是临近三正半山温泉酒店,塘厦迎宾站出入口也位于此地。

来这里体验山水田园慢生活,访古龙背岭、行山大屏嶂、泡汤半山泉,有梦里田园,有古村文物,尽在龙背岭之行。

(作者单位:东莞日报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