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桥,你何以如此“火爆”?

你会在广州大桥上“打卡”广州中轴吗?听着背后川流不息的汽车声,许多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但是,近一个月来,刚刚“满月”的海心桥为人们提供一个新选择。一组数据足以证明,30余天来,这座“网红”人行桥已接待62万余人,俨然成为广州的城市新名片。

为什么海心桥能有如此“热度”?

在海心桥主创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丘建发看来,海心桥为市民提供了最美天际线下的社交空间,反映出广州市民对于高品质活动空间的需求。

市民普遍承认,海心桥确实为广州新中轴增添了一抹独有的风景,为广州CBD拼图补全了不可或缺的一块。但是,仍有部分市民提出疑问,作为一座人行桥,为什么要施行“预约制”?海心桥要如何兼顾出行功能与景观属性?

打卡

每当夕阳西下之时,便是海心桥最受欢迎的时段。

面朝西时,可见一轮橘红色落日缓缓沉入江岸线,人们在桥上捕捉城市中稍纵即逝的壮丽景观;面朝东时,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活力四射,一江两岸,霓虹璀璨游船竞渡,自然与人文景色在海心桥畔美妙融合。

海心桥南北跨度198米,桥长488米,本可以15分钟走完的一座桥,却被很多人“打卡”超过1小时。在这里,很少见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放眼望去尽是逗留拍照的市民、游客。

市民陈先生带着从惠州来的外甥女一路从桥北走至桥南,今年,外甥女考上大学,一家六口人一起来到新地标“打卡”;迎面从反方向走来的,是带领两位深圳朋友游广州的市民姚先生。“我平时也没有太多时间来这里玩,这次朋友来广州就一起逛逛。”在姚先生看来,如果接待来广州的外地朋友,海心桥这样的地标肯定不容错过。

海心桥是全球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倾心打造的广州市首座跨江人行桥。自6月25日开通以来,海心桥平均每小时接待2000余人,每日平均接待约2万—3万人。

“设计团队的初心就是要设计一座高品质的,能让广州人拥有自豪感的桥梁。”丘建发认为,目前来看,它的城市客厅功能尽显,已经成为广州的城市新形象。

海心桥的“走红”源于人们对城市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渴求,广州横跨珠江之上的十几座大桥设计思路的不同,正反映了这一时代需求的变化。

“从前,特大桥梁主要是为了车行而建,现在,桥梁设计的出发点则更多站在人的角度。”丘建发说,海心桥的“走红”,也反映出城市规划设计正从“高质量”走向“高品质”。

他认为,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是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过去,以实用原则打造高质量建筑的目标,将向着品质与审美的新要求迈进。海心桥或许成为一个契机,能够引领广州新中轴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质。

管理

近来,刚刚“满月”的海心桥面临着一个“成长的烦恼”:由于太过“火爆”,她成了广州首个需要启动“预约制”管理的跨江人行桥。这非但让它看起来不那么优雅,还衍生出一个有待逐步解决的管理问题。

家住海珠区的市民刘小姐工作在广州大剧院,每天,刘小姐步行半小时即可从家走到上班地点,珠江几乎是家与单位间的直线距离。在海心桥开通前,她满心期待着这座桥可以节省自己的通勤时间,然而,她的心愿却被“预约制”打消了。

大桥安保组负责人介绍,基于游客数量过多,以及作为广州珠江新地标的定位,海心桥目前参照旅游景区模式进行运营管理,实施预约、错峰、限时、限流、限量管控模式,每小时最大承载量为2500人。目前,大桥还在实施安检,落实亮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

事实上,也有不少市民并不反对“预约制”。周末来海心桥“打卡”的市民陈小姐认为,预约制让桥梁有了更加舒适的观赏环境,保障了游客的安全和防疫工作,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只是晚间时段难约一些,白天时段都能在当天预约成功”。

自海心桥开通以来,看到桥上游人如织的场景后,刘小姐理解管理方的顾虑。但是,她依旧相信美与实用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我身边住在珠江帝景、帝景华苑、滨江东等地段的朋友将海心桥的通行功能看得与景观功能同等重要。”在刘小姐眼中,海心桥是附近居民期待的景观亮丽、空气清新的绿色通勤路,既可以减轻珠江新城的停车压力,也增加了人们晨练的机会。

她期待着未来或许能凭身份证或工作证,可以免于预约过桥。

博弈

不同的人对大桥有着不同需求,这在既是“城市客厅”也是江岸纽带的海心桥身上更加凸显。在现行“预约制”下,是将其打造成珠江上的打卡“网红”,还是南北两岸的连接纽带?如何平衡海心桥景观与通行的双重功能,是海心桥管理方面对的“两难”选择。

目前,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塔公司”)承担着对海心桥的管理工作,这家企业同时也是广州塔的管理方,拥有十余年城市地标管理经验。该司负责人认为,尽管都是地标性建筑,但海心桥与广州塔在管理上存在区别,“前者是免费的,后者是收费的,这也是海心桥管理的压力之一”。

为保障“预约制”下大桥的平稳运营,管理方已从广州塔团队抽调了40余人管理海心桥,并专门成立了海心桥管理部,组织编制了《海心桥运营管理手册》。未来,安保组的临时工作场所也将升级为常态化办公地,并引入信息化系统实施扫码通行。

大桥安保组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心桥通行时间为早7时至晚23时,白天时段往往预约人数不饱和,“现在夏天比较热,白天时段每小时只有几百人,到了晚上才会出现预约饱和的情况”。基于此,安保组提出依据桥上实际人数执行灵活的通行措施,对于临时过江通行的人会予以放行。

7月28日,海心桥官方微信公众号还发布通知——海心桥预约系统将于8月起全面升级,将优化预约体验和实名制验核,提升预约效率。

赋能

有人说,海心桥是静止的,不必非要赶在一时扎堆游览,无论何时她总会在那里等你。这句话反映了“预约制”下市民守护公共秩序的良好心态。

实际上,海心桥也可以是“流动”的,作为珠江上的活力纽带,她不仅提供了绝佳的观景空间,也在新中轴游览动线上画出了最美“曲线”。

“曲线”的两端就是海心桥的南北引桥,引桥设计兼顾珠江两岸、海心沙、二沙岛等景区的多向人流,充分对接并补充外围现有步行流线。广州塔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从南入口上桥的人平均每天较北入口多3000余人,此外,白天上桥游览者的折返率高于晚间时段,这意味着海心桥在晚间对珠江两岸的引流效果更为明显。

桥梁即纽带。作为当前“顶流”的海心桥不仅将人们留在了“城市客厅”,也为城市新中轴输送了人流与经济流。

“海心桥开通一个月来,周边的文娱、消费性场所均感受到了大桥的引流作用,就连海心沙公园附近的流动餐车都比以往更受欢迎了。”花城汇广场经营方告诉记者,大桥开通后,花城广场、海心沙、花城汇日均客流增加超1.3万人次,比开通前增长60%,花城汇日均营业额比大桥开通前增长约10%。诚然,这样的增长不排除受暑假等因素影响,但经营方仍明显感觉,海心桥开通后,客流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对于海心桥的管理,需要结合周边的消费、文化、旅游设施整体考量,这是与管理普通大桥的本质区别。”在广州塔公司负责人看来,今后,广州塔—财富码头—海心桥—二沙岛艺术公园—海心沙—花城广场,这样的新中轴一日游线路一定会受到市场欢迎。

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海心桥全球征名活动上介绍,珠江人行桥是一条联系城市南北轴线的纽带,它以曲线形态联系南北,融入两岸现有步行系统,充分尊重城市中轴的空间秩序。通过构造延伸的路径串联沿线重要景点、设施,编织形成活力效应互相叠加的滨水热点网络,将以基础设施创新,赋能广州城市更新,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未来

在海心桥开通以前,一条“无人驾驶”的APM线缝合了广州新中轴的“断点”。

“过去,我们认为APM线足以连通新中轴,现在看来,轨道交通与人行桥给大家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广州塔公司负责人承认,城市建设要从人的视角和需求出发,这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共识,而首要的便是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服务。

广州塔、珠江新城东西塔、花城广场、广州大剧院……十余年间,广州的城市版图上崛起了一座又一座新地标,如今的城市中轴线已经从建设阶段转入运营阶段。

“2010年广州塔落成时,几乎很少有专门运营地标性建筑的机构。”上述负责人回忆,当年,广州塔团队里一半以上的建筑工程师就此转行,开始探索并学习如何运营好一个4A级景区。近年来,国内文旅行业发展迅速,广州也愈加重视对文旅资源的维护。广州塔公司负责人透露,当前,广州塔及其周边地区正在创建5A级景区,海心桥的修建正是片区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为解决人、车混杂,缺少商业服务设施等现状问题,接下来,广州塔南广场将实施改造。改造后的南广场将建设水上商业街,打造立体式商业区,与花城广场遥相呼应形成一体化的新中轴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届时,海心桥缝合一江两岸的纽带作用将更为凸显,新中轴的动线也将向着覆盖更广的文旅融合示范区拓展。

为营造更广泛的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目前,管理方正在加快布局游客中心,开发江塔联游等文旅产品,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地标区。

虽然商业氛围不是一朝一夕能营造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形成公共设施间的彼此融合,但是,广州塔公司负责人说,海心桥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可以为这一进程提速。

此外,海心桥还将逐渐实现城市节庆活动的功能。比如说,广州计划8月14日(农历七月初七)推出海心桥乞巧文化时尚秀,以加强广州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打响广州城市民俗文化品牌。后续还有包括马拉松在内的文体节庆活动或依托海心桥举办。

“国际化大都市的天际线是一种资源,且往往是世界级景观,广州塔、海心桥周边以规模化、聚集性为原则打造全域旅游景区,是为了让城市处处有风景。”丘建发认为,要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强烈需求,光靠一江两岸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广州花园、沙面岛、永庆坊、新河浦、海珠湿地、白云山等都在打造“网红”休闲区,这或许是缓解海心桥“预约制”的根本对策。

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 符超军

统筹:伍青 何雪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