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这里似乎找不到适合艺术“生长”的土壤。
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藏”在粤北大山深处,境内石灰岩山丘此起彼伏,通往镇子的主干道上,散布着水泥厂和汽修店。
但是,倘若你走进任意一所学校,就会发现这个山区乡镇的另一面——许多色彩斑斓、材料特别的画作被放在校园最显眼的位置。这些画作来自最日常不过的美术课。
不同于大多数学校将艺术课仅仅当“副课”,石潭把“美育”提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位置。师生会把课堂搬进大自然,用木板、毛线、竹壳等乡土材料进行创作,并有意识地融入本土民俗元素。
美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它是“小康”而非“温饱”,是满足基础知识教育之后的个性探索。
但在石潭,美育实验前置成了基础教育的救命稻草。从10年前只是为了留得住学生,到后来逐渐能让学生学得好,如今,积极的改变已在乡村显现。
2011年8月,现任石潭镇中心小学校长的邓国生调入石潭二中担任副校长。彼时,居高不下的辍学率正挑拨着乡村学校的神经。
“以前一周里总有那么两三个打架斗殴、发生家庭矛盾之类的事,每天大量学生逃课打游戏机。”邓国生说。
2011年—2015年期间,石潭镇学生流失较多,其中很多人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据统计,全镇辍学率一度高达30%以上。
经过调研和家访,石潭的教育者发现,学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家庭因素紧密相关。过去10年,石潭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石潭的18所中小学把课堂搬进大自然,师生们用木板、毛线、竹壳等乡土材料进行创作,并有意识地融入本土民俗元素。梁素雅 摄
像大多山区乡镇一样,石潭一度把教学重心集中在传统文化学科。但是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吃力,加之山区上学路途遥远,导致不少学生厌学辍学情绪严重。
怎样才能把学生留住?石潭各所学校想尽了办法,比如,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送家长会下乡、加强学生考勤、进行每日师生谈话等。然而,“控辍”效果并不理想。
清远市教研院美术教研员黄伟明参与了石潭美育的全过程,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清远市教研院时任院长邓溯明了解到石潭学生流失的情况,提出通过优化课堂和课程留住学生。第一课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太难,就开展体艺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课堂有吸引力,学生自然留下了”。
在清远市教研院的指导下,石潭二中成为全镇首个“吃螃蟹”的学校,一场体艺第二课堂课程化探索开始了。
这场探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员、场地和制度完善的问题,即让体艺第二课堂像文化课一样有专任教师、固定的场地和时间,并对课堂成果进行考核和展演。
2013年底,作为市美术教研员,黄伟明开始接手推进石潭二中第二课堂。美术出身的他加强了艺术介入,指导学校打造艺术项目,并逐阶段提出改进建议。
在有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石潭二中还对非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并从家长和社会团体中,寻找有体艺特长的人来做辅导老师。
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直观地反映在课时量上。石潭二中将第二课堂的时间在开学之初就编入课程表,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去,同时也作为科任老师的工作量计算。
渐渐地,景泰蓝、十字绣、足球、民族舞等一批课程项目开设起来。
开设第二课堂后,校园文化节成为作品展演的重要场所,每幢教学楼的走廊、楼梯和一楼的通道边,均悬挂、摆设了学生作品。
当自己的作品被挂上墙壁,当获得来自各方面的鼓励,许多“学困生”在体艺活动中发展出兴趣、培养出特长、找到了自信,最终能坚持完成学业。2014年以来,石潭二中中考体艺特长生人数逐年增加,五年内美术及体育特长生升学人数从不足10人,分别升至近40人和50余人。
不过,体艺第二课堂的经验并没有被迅速复制。生长在应试教育土壤中的乡村学校,不仅短时间内无法摆脱惯性,而且专业师资缺口较大。对于美育,石潭其他学校仍处于观望之中。
转机发生在2016年。石潭二中的25件景泰蓝作品,登上了第26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作品展演活动。作品得到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被认为“紧贴生活”“扎根乡土”。负责景泰蓝项目的美术指导教师,在后来清新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奖励和晋升机会也随之而来。
“这个成功的案例,让其他老师看见了希望。”黄伟明说,石潭中小学开展美育实验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石潭镇各校边试边行,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艺术社团等活动相继落地,并确定共同开展以“农耕记忆”为主题的美育项目。
石潭镇在粤北大山中偏安一隅,农事耕作底蕴深厚。如果美育走发达地区、大城市的路子,对山区孩子来说反而无从着手。而乡村随处可见竹壳、石头、农耕器具等,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南楼小学美术课堂上,邵晓玲指导学生作画。梁素雅 摄
南楼小学是一所“小而美”的学校,校园被田野和山峦环绕,全校有16名教职工、百余名学生。
邵晓玲是南楼小学唯一的美术教师,2017年调入这所村小时,她发现美术课都是用来自习,“学生就知道读书、背书、学习。”
在一次赴成都学习交流中,邵晓玲接触到木刻,想到自己的学生喜欢用刀和笔刻桌子,她便想,不如把这股好动性引导到课堂上。
于是,她发动孩子们捡来许多木头木碎料,有烧火的木材、装修边角料。这些木头往往质地硬实,雕刻不易。经过反复尝试,师生一起摸索出原木刻画的创作步骤。学生从刚开始“怕学不好”“瞎铲”,到后来逐渐掌握技巧,纷纷感叹原木刻画“很有趣”“太神了”。
在学生掌握一定美术基础后,邵晓玲再尝试把地方非遗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梁素雅 摄
学生掌握一定美术基础后,邵晓玲再尝试把地方非遗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在以“石潭蒲坑茶文化”为主题的美术课上,她介绍了蒲坑茶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安排了情景剧。
课堂上,伴随着欢快流淌的音乐,学生们埋头创作:有人刻了“苏轼在叹茶”,有的作品宛如塞尚笔下的餐桌静物画……老师在教室里穿梭,不时俯下身指导。
在教学中,邵晓玲发现很多孩子对石潭本地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比如,学生对喝蒲坑茶习以为常,但并不懂泡茶的门道,更别说茶叶的种植、采摘和炒制,“放在课堂上他们才知道原来蒲坑茶这么讲究,知道石潭这样一个小镇,有这么多东西值得我们骄傲。”邵晓玲说。
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南楼小学,石潭其他学校也纷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探索乡土美术课程。
例如,大岩小学坐落在滨江之畔,师生到校门口的河滩上捡石头,结合石头本身的形态、纹理等自然属性进行艺术创作;石潭镇二小有大课间跳绳的传统活动,在此基础上,师生运用毛线制作拼贴画,田园风光、劳作场景等皆入画来。
美育注重动手创作、淡化分数导向,会更容易让孩子展露出闪光点。
邵晓玲常提到一个孩子,叫梁美玲。这是个清瘦的女孩,眼神羞涩,笑起来嘴角边露出一双梨涡。美玲的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作为三个孩子中的长女,她平时除了帮忙干家务活,还要做手工串珠花赚钱。
梁美玲制作了一套以“梦想”为主题的木刻绘本,她告诉老师这就是自己的心声。梁素雅 摄
在邵晓玲的印象中,美玲一度“很内向也没有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平时画画勾线都不动笔,因为怕自己做不好。直到五年级,所有同学都在做原木刻画,美玲被大家的作品吸引了,她在课间找到老师,表达了学画的愿望。
“刚开始我以为美玲没什么天赋,后来发现她画得比谁都好。”邵晓玲认为,美玲的作品想象大胆、观察独到,色彩运用也很有个性。她多次在课堂上把美玲的作品拿出来让同学们欣赏并加以表扬。女孩也很受鼓舞,她发现,原来除了语言,人与人还可以用绘画交流。
去年,邵晓玲交给美玲一些木板,让她自由创作,女孩选择了“梦想”这一主题。
“你有什么梦想?”
“老师,我不敢说出来,实现不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你想做什么呢?”
“我想成为一名歌手。”
“你努力一下或许可以成功呢?”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女孩说:“我也觉得自己可以努力一下。”
在美玲制作的木刻绘本中,其中一页有个扎着双马尾、穿裙子的女孩,旁边刻着一行文字:“我想成为一名歌手!”她把绘本交给老师,说这就是自己的心声。
邵晓玲认为,与城市孩子相比,乡村孩子往往性格敏感、不善表达,但艺术给了他们更广阔的空间,“有艺术相伴,孩子的性格、心性成长都会更完善。”
为了争取家长对美育的支持,邵晓玲平时会把美术课的照片和视频发上家长群,让他们知道孩子学了什么,在学校过得是否开心。这些信息成为在外务工的父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一手资料。还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回家也在做木刻,对电视和手机的兴趣大大降低了。
学生原木刻画作品。梁素雅 摄
原木刻画正在被更多家庭接纳。有一次,邵晓玲偶然听见学生打电话,家长问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有没有继续做木刻,“这样问说明木刻已经变成像语数英一样常态化的学习了。”
开展美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留住了,并且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改变令石潭教育者备受鼓舞。不过,随着实验推进,艺术师资短缺的问题越发突出。
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35个基本均衡实地核查县中,有25个县不同程度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共缺2095名,此问题在农村学校更为突出。
石潭在职在编美术教师9人,其中专职2人,其他都为兼职,临聘3人兼教其他学科。
“专业艺术教师也要上语文数学等主课,美术反而成了他们的兼课。”石潭镇中心学校业务副主任刘勇谦道出了乡村艺术教师的尴尬处境。
为解决美育师资不足问题,2017年底,清远市美术教研联盟石潭实验基地在石潭一中挂牌成立。教研联盟整合区域师资力量,组织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交流学习、研课、展览等活动,并为石潭引入市级美术教育资源。
黄伟明每月至少一次到石潭指导教研工作。他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学段(1-9 年级)跨度大、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浮现,“部分执教教师为非美术专业,能上完整的一节美术课,已经实属不易了。”
对此,教研联盟提出“全员美育”,吸纳非专业教师加入到美育教学队伍中。对于非专业教师的培训,以提高基础能力为目标,要求任课教师在讲授农耕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将具体制作工序讲清楚即可,给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
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石潭还成立了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在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美育绩效评价机制,对在美育工作中作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邵晓玲对美育地位的提升感触颇深。她以苔花比喻乡村美术教师,米粒大小的苔花,即使开了一片也无法向人展示自己的美,因为阳光照不进来。如今,随着美育实验推进,“我们这些苔花就有了自己的阳光和春天。”
在石潭,一个共识正在形成:美术教学不仅关乎技巧,更应将之与生活相连,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用美术创作为生活增添色彩。
在此意义上,乡村学校人人都可以是美育教师。
目前,清远市美术教研联盟石潭实验基地共有15所成员学校,开设了18个美育特色项目,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由非专业教师主持。例如,学体育出身的大岩小学校长伍世泽,在其他专业教师的帮助下从零开始学美术,带领学生打造石头画;安东小学语文教师张曼媚和学生一起边学边做纸浆画,“一天不创作,就有种失落感”。
在取得前期成效的基础上,2020年以来,石潭开始探索全科美育,推动美育元素从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延伸渗透。“乡村孩子基础薄弱,我们通过艺术手段切入,让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把教学质量提上去。”刘勇谦说。
推动美育渗透到文化学科中,首先要让非艺术专业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非专业老师刚开始接触美育,观念上肯定难以适应,还有些老师理解错了,以为上文化课必须要用美育元素。”刘勇谦说。
对此,石潭镇举行研讨会普及全科美育的理念,并在教研活动中提升教师对这一模式的认可。
美育和文化课碰撞出新的火花。学生打着拍子读古诗,为语文课文画插图,通过唱跳、游戏等形式学英语……如今,在石潭的校园里,这样的场景正越来越多。
教育部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近日,教育部通知明确,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艺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声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李于昆: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开展美育,有助于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近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艺传学院院长李于昆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在他看来,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美感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艺术技巧学习,更多是对于自然的感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此过程中,美育可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在成长中享受快乐,进而塑造美好向善的心灵。
实施美的教育,需要构建美的课堂。李于昆认为,学校可将美育元素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情感体验,实现“科科能审美、人人会审美、处处有文化”,最终达到课堂教学和审美教育的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 苏晨
摄像:梁素雅
剪辑:梁杰
统筹:魏金锋 张锦标
策划:黄学佳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