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水法庭:根植山区护一方安宁

翻山越岭送达法律文书;巡回法庭开到当事人家中;释明法理化解群众纠纷……阳江阳春市人民法院潭水人民法庭扎根山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案件审判质效,积极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2020年荣获“全国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繁简分流为公正提速

潭水法庭位于阳春市西南部的潭水镇,负责潭水镇、三甲镇、八甲镇、双滘镇、河口镇5个乡镇共35.5万人口的民商事案件审判任务,法庭干警仅有6人。

为了适应山区诉讼特点,潭水法庭积极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采用“1主审法官+1书记员”的简易审判单元模式,将审判权力和责任落实到主审法官和合议庭。

简易审判团队开庭审理案件

对于辖内多发的民间借贷、离婚纠纷、赡养抚养、农林业承包等纠纷,潭水法庭实行繁简分流、繁案细审、简案快审机制,最大限度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改革后简易程序适用率超80%。对同类或相似案件,潭水法庭则安排相对固定的审判单元审理,进一步缩短结案周期,提升审判质效。

近3年,潭水法庭平均每年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72件,每年结案率都在92%以上,为乡村基层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作用。

巡回办案践行为民初心

“我给他们修好了庙,他们还拖着我5000元工钱......” “建庙是群众凑的钱,你没完成工程,我们怎么给钱?”因为修建寺庙拖欠工钱,双滘村的几名七旬老人对簿公堂。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年事已高不方便来回奔波,潭水法庭干警驱车29公里,来到双滘村委会巡回开庭。经审理,法官根据寺庙已经投入使用、工程款欠据等事实和依据,判决被告方支付修庙工钱5000元和相应的利息。

法官到双滘镇巡回开庭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群众的诉求日趋多样,常因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上法庭。

为了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潭水法庭不断强化法官巡回办案制度,就地调解、就地审理,近两年来,巡回法庭的足迹踏遍了辖区内的5个乡镇、106条村庄,巡回办案达273次。

由于辖区地处边远山区、农村人口比例大,不少群众的法律知识比较欠缺,法官释法明理,总会遇到群众不理解的时候。“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说方言,我们也学着说几句,拉近关系。他们不理解法律知识,我们就更应该耐心摆事实、两边讲道理。”潭水法庭庭长林辉说道。

法官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

为了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庭还结合妇女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深入田间地头、村民院落以案普法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努力化解好乡里乡亲的矛盾纠纷,维系乡村和谐。

法官工作室助源头解纷

“林法官,我们这里有两户村民因土地发生纠纷,能过来调解一下吗?” 一村民修房子,车辆运输建筑材料要轧过邻居家屋边的一点菜地遭拒,双方闹到了村委会,大垌村村主任蓝天明拨通驻村法官工作室的电话寻求帮助。

林辉赶赴现场实地调查,认为菜地虽由该邻居家耕种但仍属集体所有,不给他人运输材料于法于理无据。林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番劝说,双方达成协议,邻居方同意让出约4平方米的菜地供对方运输材料建房,待对方建好房屋后再恢复种植,纠纷顺利化解。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潭水法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三甲镇大垌村和潭水镇旗鼓村分别增设了法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在党群服务中心挂牌后,群众遇上矛盾纠纷,经常会来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法律意识不断提升。”蓝天明说道。

潭水法庭充分整合基层调解力量,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作用,通过协同调处纠纷、指导调解等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近两年来,法庭指导辖区镇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案件28件。

为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潭水法庭还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会同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在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交通安全领域建立多项诉调对接机制,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