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庭三代人,始终做爱护学生的知心人

从1992年站在讲台开始第一课起,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教师吴晖晖从教近30年,做班主任就有26年。

教育的接力棒在三代人手中传递,全家累计教龄300余年,有3位曾任学校校长。“教育的核心在于‘爱’。我从长辈身上学到许多,感受最深的是要爱护学生。”吴晖晖说。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运动会上,教师吴晖晖(右二)与接力赛同学合影。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受访者 受访者供图 供图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运动会上,教师吴晖晖(右二)与接力赛同学合影。受访者供图

初见吴晖晖,她说话声音温柔,嘴角也总是带着微笑。关心、耐心、知心、交心,是她和学生相处的方式。正如学生信中所说:“我经常想起的,是放学后留下来向吴老师提问,她总是嘴角带笑地为我们答疑解惑。”

师需有范、教应重育

“师范、师范,师需有范;教育、教育,教应重育。”

这是吴自强在《七十年教育生涯》一书中所写,也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守则。

“爷爷吴自强曾是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教员、校长。他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以学校为家,以教育为命’的题词。”吴晖晖说,“我的父母亲、哥嫂、弟媳也都是老师,爷爷是我们的榜样。”

吴晖晖兄妹与父母合影。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受访者 受访者供图 供图

吴晖晖兄妹与父母合影。受访者供图

从教70年,吴自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福建、江西两省,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

“在职业选择上,我们也受到家庭影响。因为从小看到祖辈、父辈和学生间的通信,学生对他们充满尊敬和爱戴。我感受到投身教育事业后,对爱的回赠是同等的爱和尊重。”吴晖晖说。

吴晖晖的父亲吴南光,少年时就酷爱科学,有一颗为中华文化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炽热之心。“念高中时,刚好是华罗庚回国,当时读到他在人民日报上写的一篇文章,使我认识到数学对国家的建设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吴南光说。

吴南光在家中看书。刘佳荣 摄。 南方+ 刘佳荣 拍摄

吴南光在家中看书。刘佳荣 摄

于是,吴南光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任新丰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3年,为乡村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很多人才。4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德育、美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讲起如何培养学生,今年85岁的老人讲话激昂有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注重劳动育人,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吴南光说。

“当年父亲一天讲课能讲到10个小时,写板书写到手都磨破了。”吴晖晖的哥哥吴新华说。

吴南光坚持科研,先后撰写了40多篇学术论文,曾10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知识分子等。

“生活在教育世家,我感到很幸运,很多和教学相关的习惯都是耳濡目染的。”吴晖晖说,“我从长辈身上学到许多,感受最深的是要爱护学生,我想把这份爱继续传承下来。”

教书育人,更懂得爱护学生

“还记得初二刚开学,我们迎来了一批新老师,您当时有着阳光般的微笑。”

“时间过得真快,昨天好像还在吴老师灿烂温暖的微笑包围中。”

“考试前一刻,您拍拍我的肩,说‘努力点,定能考出好成绩!’您知道吗?您的那一拍,不知给了我多少力量和勇气!”

这些是2006年的教师节前,已读高一的学生们寄回给初中班主任吴晖晖的信。

吴晖晖在课堂上。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受访者 受访者供图 供图

吴晖晖在课堂上。受访者供图

“有人说,教育的核心在于‘爱’,师德的核心正是师爱。”吴晖晖认为,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有满腔的爱和强烈的责任心,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

吴晖晖担任班主任时,有学生觉得中学数学特别难学,上课经常走神,开始对数学产生对抗情绪。吴晖晖每天主动询问今天的课程是否听得明白,发现他上课走神时及时提醒。一段时间后,学生下课主动提问题,从被动变成主动,成了办公室里的常客。

“有一次,林同学来办公室时,我正在看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他特别高兴地对我说:‘吴老师,你也喜欢看小说呀?你有没有看过沈从文《湘西散记》那本书?我有,我借您吧!’”吴晖晖说,在那之后,聊书籍、聊观点、聊学习,林同学对于学习也从“对抗”变为聆听、行动。

“关心、耐心、知心、交心,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万能钥匙,也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伟大力量。”吴晖晖分享道。

学校艺术节,吴晖晖和表演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受访者 受访者供图 供图

学校艺术节,吴晖晖和表演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吴晖晖多年在毕业班承担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她积极参与课题和课例研究,1998年至2002年广州地区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中,其论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运用心理学知识辅助教学,获优秀教学成功奖。她的讲课兼具哲理性、逻辑性、艺术性,深受学生好评。

曾听过吴晖晖讲课的同事评价说:吴老师的课,满怀激情,数学课的气氛能像语文课一样活跃。“教师做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吴晖晖说,“初中孩子朝气、活力、稚气、灵性,激情与热血时常感染我,使我从未老过。”

南方日报记者 刘佳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