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恩平市首次召开返乡大学生交流座谈会,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引用500年前刻于恩平县旧县署门前的一副对联的谈话,启发了莘莘学子返乡创业,激起他们满腔热血久久不能忘怀。虽然已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却令参会32名恩籍优秀学子意犹未尽。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在交流座谈会上勉励返乡大学生。据悉, 2020年底从外地调入恩平出任市委书记的黎沛荣,对人才非常重视,除了动员各级干部大力重用人才外,他与恩平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深入实施“人才倍增”工程。恩平市实施人才强市“新四十条”等相关政策,大力引进顶尖人才、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到恩平就业创业的全日制硕士和本科(含国、境外)毕业生给予住房和生活补贴。好政策引发良好效应,短短几年,恩平市集聚优秀人才,副高(硕士)以上人才从394名增加到1096名。
黎沛荣决心抓住春节前后学子们返乡时机,通过相关部门物色了32名恩籍优秀学子,主持召开一次别开生面座谈会。谓之“别开生面”,他不但请返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引身介绍,而且请北京的恩平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导航控制专家冯培德进行了视频讲话,寄语大学生们,应珍惜当下,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以冯如为榜样,把学业变成建设家乡,改变落后,实现中国梦的具体措施与力量。
“我们的前辈先贤曾在恩平这片热土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的手上,如果我们不能自我革命、自我加压、自我突破,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全力追赶,恩平将被深度虹吸、进一步抛离、进一步边缘化。”座谈会上,黎沛荣读出500年前刻于恩平县旧县署门前的这一副对联,勉励学子们学前人的敢于去开拓新天地,愿意艰苦创业,更不要怕艰苦,以后要努力学习和工作。黎沛荣表示,这副500年对联,古人尚且认识恩平是个好地方,今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一定能令恩平大地春花盛发,百业兴旺。没有理由对家乡悲观,他当场发出“恩平发展,希望有你”的呼唤。座谈会似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恩平籍学子中引发连连反响。
修复后的恩平旧县署“四檐滴水”门前的对联。当天,学子们还实地参观了恩平市新博物馆,从丰富的文物和陈列中感受历史沉淀和文化滋养;走进簕菜文化创意园,从学长创业故事中真实了解恩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艾普升企业智能装备车间,沉浸式探寻恩平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脉动。身为土生土长的恩平人,学子周耀明感恩家乡的栽培,更希望回报桑梓,“家乡培育了我们,我们也有责任回到家乡,让家乡变得更好。”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广播电视专业研学生的任观莲时常思考如何用好自身专业知识,助力家乡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家乡的培养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任观莲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讲好恩平故事。”
该对联是:五百年姓分,有将相,有王侯,筚路南来,遂令恩州成乐土;三千里江山,若大人,若君子,障川东去,终教锦水占鳌头。
恩平夫子云,“姓”是指姓氏,“分”是指辈分。旧联是清人写的,“五百年”是自明代成化年间算起。“筚路”即“筚路蓝缕”,意为艰苦创业。“障川”典出韩愈《遇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能让百川改道,能让狂澜遇挫而回头,说的是地位之重要。)“终教”是说就算今日一时不能占鳌头,以后也必然会占。笔著知道,元末明初,恩平地域甚多瑶民,汉人甚少。上联说的是中原世家大族的后裔在明以后陆续迁居恩州(阳江及恩平),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艰苦创业,才使得这片草莱之地成了人间乐土。这是客观叙述。前人治学比较严谨,故不采用当下流行的南宋时珠玑巷移民之说。宋至明初,恩平这地域因为生民太少,所以一直被撤县了,合并入了阳江县。到了明代陶鲁时,因人口渐多,才又割阳江、新兴、新会三县之地重建恩平县。其时全县户籍人口还不如如今一个村委会的人口多。
下联用恩平境内的大人山、君子山、锦江(锦水)、鳌峰山来对应上联的百姓、家园,蕴含着雄心壮志和自豪。联语说这些山虽然不大为人知,但它们的地位非常重要,像大人物和君子那样,能让百川(流水)乖乖地听指挥东流入海。这锦江(锦水)流经鳌峰,滔滔不息,生机勃勃,预示和激励着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持之以恒地奋斗,终将达到辉煌的境界并得到举世公认(总有一天独占鳌头)。一百年前恩平出了个飞机设计者制造师冯如,功成后坚拒美国重金聘请,毅然带着飞机回中国支持孙中山辛亥革命,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为中华民族作出卓越贡献。恩平建县有1800多年,是广东省建县时间最长的20个县之一。站在历史的卷轴上,她是文化积淀丰富的千年古邑;站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她是“双区”和“两个合作区”连接粤西地区及辐射大西南的门户。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更需要传承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不懈奋斗的勇气和智慧。(陈浩光 冯创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