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2月7日电 题:230余名中建四局建设者火速驰援雷神山医院建设
作者 赵清 吴海莹 郭军
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入最后冲刺决战阶段。2月4日晚,中建四局主动请缨,迅速成立援建指挥部,驰援雷神山医院建设。在短短一天时间内,中建四局紧急集结230余名来自广东、福建、贵州、湖南等地的建设者,连夜“逆行”驰援建设雷神山,并从广州、贵阳等地火速调配物资连夜北上援建雷神山医院建设。
本次建设任务由中建四局安装公司负责,承担武汉雷神山医院A9区25套病房的机电安装、水电系统、新风系统、智能化部分等业务工作。一天内,逆行入汉的建设者在雷神山集结,到现场即上战场,开展施工。中建四局为工人配齐施工作业所需的电子机、角磨机、切割机、开孔机等近百余套设备。施工建设者们顶风冒雨、奋力拼搏,尽最大努力与时间赛跑。
中建四局援建雷神山建设者正在安装出户进出风管。胡强摄影“非常时期,我们一定要拿出四局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打好疫情阻击战,实现‘完成援建任务、助力疫情防控’双赢目标。”中建四局工作小组执行指挥长,安装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李中定连夜驱车1000多公里凌晨三点到达武汉,在援建项目现场,召开了项目攻坚动员大会,项目指挥部立即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及青年突击队。面对四局在武汉地区无分公司、无项目部和无相关资源“三无”困难面前,很多主动请缨参建的党员干部职工,冲在最前面,奋战在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
“这种时候,作为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我虽然体力没有年轻同志好,但一样可以坚持!”今年46岁的老党员范永元不顾家人的阻拦,坚定地来到雷神山建设现场。刚进场的项目团队面临着现场不熟悉、人手不够、需要协调事宜多、资源少等难题,范永元作为安装给排水方面的专家,坚持坐镇现场,多方协调,为A9区域的水管安装提供有力指挥。
有着10年党龄的党员邓海卫正月初六就从家赶回了在广州的项目,为防疫建设工作“待命”。在接到援建雷神山征集令时,邓海卫主动请战,担下了物资运送的任务。为了将援建物资顺利送达雷神山医院,他和共同并肩作战的“战友”李晨连夜整理出一部分援建物资,还来不及吃上一口热饭,就开着皮卡车,凌晨出发,日夜兼程,翻越1095公里的距离将物资精准送达“现场”。
中建四局援建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者正在安装病房内卫生间排水管。丁思琦摄影巾帼不让须眉
援建人员邓小琴做事干练,一点都不输给男同事。为了指挥好现场人员体温测试工作,她需要长时间连续说话,嗓音早已变得粗哑。当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回答:“家乡需要我,这点累不算什么....。。”说完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便立刻投入了一线工作。
与她同在的还有一名94年的小姑娘,她叫丁思琦。赶赴现场的第一时间,她便主动担起宣传工作。她说:“我胆子大,女儿身可有男儿魄呢,我要记录好每一位逆行而上的身影!”这几天武汉下起了雨,她和“战友”们一起在雨中工作,从来不觉得苦和累。没有相机,她在现场四处寻找像素好的手机,只为留下“战友”奋战的瞬间。除了在雷神山有这个娇小但坚毅的身影,此刻她的爸爸和表妹也都在湖北应城乡镇卫生院做着医护工作,一家三人以不同的方式在最前线与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
榜上有名的“95后”
对于第一批援建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建设者程安邦来说,此次疫情攻坚战无非是送给他24岁本命年最“大”的生日礼物。平日负责BIM工作的他此次没有机会展现画图技巧,却有了另外一份重要工作。在项目临时党支部的指导下,他需要熟悉工地现场,核实好现场工人数量、物资供应等情况,确保工人和管理人员在饭点吃上饱饭,最大程度做好后勤保障。在现场,他不停走了100多个来回,微信步数每天都是几万步,领跑排行榜。
目前,作业人员正紧张投入施工,力争最快速度完成A9区25套病房的施工作业,确保医院尽快完工,早日接收亟待救治的同胞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