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到中益乡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将“深度贫困”与如今看到的场景联系起来。在中益乡,乡里的主路都带有塑胶步道,精心规划的经果林在河坝上吐露着芬芳,村里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和摆放整齐的垃圾桶,老乡们热情好客,每次与他们聊天,走的时候,衣兜总能被塞满炒瓜子、野核桃。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发生率高达21.4%,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达42.4%的穷山沟,在册耕地2.32万亩,土地零碎、土壤贫瘠,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占全乡在册耕地67%,老百姓思想保守,世代种植传统的“三大坨”,年年增产不增收。
要解决温饱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通过农业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中益乡将传统的“三大坨”变成了药用价值高的黄精、瓜蒌等中药材,粮经比从9:1转化成了1:9,老百姓每亩收入从400元变成了2500元以上。温饱问题解决了,可要想再进一步实现长期稳定致富,仅靠发展农业还远远不够。怎么办?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中益乡找准了“向前跑”的方向——发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