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仝小林院士点赞深圳抗疫“成绩单”:非常不错!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8月7日讯(记者 陆云红 李萍/文 莫荣宝 温涛/视频 张啸威/图)中医如何认识新冠肺炎?怎样筑好抵抗病毒的免疫力防线?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新冠肺炎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在北京接受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记者专访,点赞深圳抗疫“成绩单”,认为深圳战疫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非常不易。
“深圳在疫情期间采取的防控措施非常不错!”仝小林说,作为我国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国际化大城市之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深圳自疫情发生以来并没有大规模暴发疫情,非常不容易。这与深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分不开。
“在海外疫情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深圳在加快复工复产过程中,要做好平战结合。”他指出,平时要扎扎实实做好社区防控,把住第一道关口;同时要重视中西医结合,补上“短板”,并加强医疗人才培养、硬件软件建设等。“深圳是一座创造性很强的城市,我相信深圳能做得非常好。”
近期香港疫情严重,一河之隔的深圳应如何防范?“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机制做好防控,其中检疫很重要,通过‘健康身份证’,尽量确保没有病患进入,万一有进入也能及时发现。”他说。
仝小林还充分肯定了深圳中医医疗队在武汉雷神山医院采取的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诊疗法,并表示,对于发热、咳嗽、气喘以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非药物疗法也非常有效,同时也是一种创造。
“改革先锋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的城市,深圳的医院也很有朝气。”仝小林与深圳还有一份特殊的渊源,作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的名医,他深有感触地说,“‘三名工程’是一个创举,希望未来深圳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充分发挥和调动院士、专家的智慧,带动和提升整个深圳的医疗水平。”
采访手记
“传奇院士”仝小林:院士就是战士
“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见到仝小林院士,您就会发现,宋人此言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仝小林被称为“传奇院士”。
他的母亲曾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救治伤患。
他小学三年级时便在作文里立下“当一名白求恩式的大夫”的志向。
他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上大学的人。1978年进入长春中医学院求学。
他先后拜李济仁、周仲瑛两位国学大医为师。
他跟随导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入苏北地区抗击出血热疫情,将出血热死亡率从最初的10%降至1%。
他在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中日友好医院(临时SARS病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组组长,第一批进入SARS病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200多例患者,并对其中11例初治患者采取单纯中药治疗。这份全世界唯一纯中药治疗SARS获得成功的记录,被写进世卫组织《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试验》报告。
他于1991年至1994年间在日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日方高薪留聘,但他毅然归国。理由很简单:我是国家培养的中医。
他在国内首创中医糖尿病科,拿到中药复方独立降糖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打破了“中药不能独立降糖”的质疑。
他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得中华中医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之一。
仝小林院士在武汉抗疫期间为病人诊治。
“院士一般都是领军人物、带头人,发生重大疫情时,要对疫情进行准确判断、确定治疗方案,要为国家研判提供意见和建议。院士肯定要冲在前面,而且要第一时间到位。从这个意义来说,院士就是战士。”他说。
“中医更需要冲在一线,因为必须到现场看病人,把握疫情发生现场的环境。无论你是教授还是院士,都要到一线去。没有望闻问切,不是第一手资料,就是对空放炮、纸上谈兵。”他说。
今年3月,仝小林院士(前排左二)带领湖北省中医院新冠肺炎康复门诊团队在隔离点做康复指导。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我为‘中医大夫’这个身份感到自豪,同时这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病人把生命都托付给你了,你就得付出100%的认真和医术,同时还要想尽办法为患者精打细算。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是‘简便廉验’,能不开大处方就不开,花最少的钱治好病。”他说。
“医,仁术也。”采访结束,唯愿多一些仝院士这样仁心仁术的医者,守得“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