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基金公司公告引起业内哗然:国融基金旗下国融融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用足3个月发行期,依旧未能募集到规定的2亿元资金,不得不宣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令人难以置信,在新基金发行市场一片火热、爆款基金频出、一日售罄成为流行语的7月,竟然有基金发行失败。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以来,像这样募集失败的基金竟然多达12只。
细品这些失败案例,可以发现,牛气冲天的市场中,照样有基金投资“坑”。基民须得认真分析,避免踩坑。
新基金发行火中有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7月份新基金发行规模达到5389.4亿元,超越上一轮牛市2015年5月份的发行规模,创出历史新高。
然而,就在这样一片火热的新基金发行市场里,人们也发现了冰山一角:7月,除了7月29日正式公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国融融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还有人保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民生加银汇众18个月定开债基,也发出过类似公告。如果再算上此前的山西证券中证红利潜力ETF联接、九泰久弘灵活配置混合等多只基金,今年以来,这样的基金发行失败案例达到了12只。
投资者需火眼金睛
坐上投资风口,仍然当不了那只上天的猪。这些发行失败的基金究竟踩了哪些“坑”?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今的市场环境虽然好,但是在基金公司超过100家、发行渠道又几乎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市场竞争难以想像的激烈。“要么拼业绩,要么拼品牌,要么拼‘爹’。如果你什么都没有,真的难到吐血。”
为什么国融基金用三个月的时间都不能让旗下新基金融鑫达到起始规模门槛?
记者在国融基金官网看到,公司旗下6只基金产品,皆为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高的超过了40%,在市场同样品种表现平平;但最低的两只,国融融银、国融融泰,年内收益竟为负值,分别为-4.08%和-3.63%,几乎是市场摆尾水平。
很快,人们扒出了公司近期的一系列人事公告:7月,公司总经理李宇龙因个人原因离任;7月31日,基金经理田宏伟离任,而这位基金经理离任前同时担任公司旗下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并不需要太多的内幕,这一系列的动荡足以说明基金发行失败的内在原因。
挑基金从稳健入手
如果你是一位“小白”投资者,怎么才能避免基金投资“坑”?怎么才能得到一个稳健收益的基金投资组合?
一份对二季度FOF产品的分析报告或许可以让基民“小白”快速上路。
FOF意为“基金中的基金”,即是专业投资者挑选组成的基金投资组合。根据财通证券分析师陶勤英的总结,这些FOF产品有一些共性特征。首先,产品的持仓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即专业投资者更愿意买头部基金公司的产品,最受FOF管理人青睐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为易方达(73只),其次为广发基金(36只),富国(35只),中欧(31只),华安(31只)。
其次,二季度公募FOF以重仓债券为主,但出现了增持权益减配债基的现象。同时,QDII和黄金持仓下降,现金开始回升。
2020年二季度,FOF持有债券类资产的比例有所下降(59.78%),而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升(股票9.84%,混合27.11%);相较于一季度权益资产占比明显提升(一季度股票6.16%,混合20%)。
如果你是一个刚入市不久的新基民,不妨多参考几只FOF产品,从“抄作业”开始入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