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地面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楼房外立面“毁容”、“牛皮藓”肆意张贴;天空被密集凌乱的电线遮挡,垂落的断线让村民小心翼翼。
很难想象,这是一年前的韶关武江区津头岭村。位于该区怡华路与新民路之间的津头岭村,是西河镇前进村委管辖的自然村。如今的它经过“整容”后,焕然一新。宽阔整洁的路面,简明干净的楼群,富有生机的绿化……这一切得益于韶关市武江区居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提升工作。
今年以来,韶关对市辖三区无物业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开放或半开放式居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提升。4月份,韶关市武江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开放或半开放式居民区封闭式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引。随着全区一批试点小区的封闭式管理提升成效逐渐显现,“小切口”带来了群众居住环境的大提升,一批颜值高、气质佳的“新”小区应运而生。
多元共治管理,千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
据了解,为解决管理组织缺位问题,武江区、镇(街)两级成立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支部“堡垒聚合”作用,选派41名区直部门一把手到社区(城中村)兼任第一书记。1755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社区,与社区干部一起推进小区管理提升工作。
起初,津头岭村的村民对小区管理提升工作不太理解。“习惯了开放式小区的氛围,一下子变成封闭式管理,会有困难,我们必须先听听居民的意见,做好系统细致规划,给居民区管理提升‘画好像’。”武江区西河镇党委书记吴韶华说。为了加深村民对工作的认识,最大程度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武江区、镇、村、企党员干部职工组成4支宣传队伍,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协调,深入走访村民,挨家挨户为他们答疑解惑,征集了大量的改造意见和想法。
拖拉机厂小区建立的“街坊议事堂”机制,也为居民商议公共事务提供有效的平台。据了解,韶关拖拉机厂以前是韶关的明星企业,2004年企业破产后,拖拉机厂宿舍区便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楼体老化、路面坑洼、卫生脏乱、停车失序等问题长期困扰小区居民。尤其是违规搭建等无序行为非常严重,公共空间被严重挤占。
据介绍,该小区居民多为下岗职工,让物业管理企业进驻意愿不强,最初由武江区属国企暂为代管。后来,居民们到街坊议事堂商议引进物业事宜,最后顺利引进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规范化管理。“议事堂就是我们街坊商量大事小情的地方,有不同意见大家都可以心平气和地拿出来讨论,小区就是咱们自己家,小区的事就是咱们的家事,自己的家事自己管好,我觉得非常好!”居民李阿姨说道。武江区致力搭建共商共治平台,注重发挥多元治理作用,依托每个小区“街坊议事堂”这一平台,建立起党小组与居民代表共商共治机制,根据民众的不同意愿实施无物业小区管理工作。
先封闭后提升,深入改造“硬件”焕新颜
开放式居民区封闭式管理,是不是简单进行物理封闭就可以了?这些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拿津头岭村来说,地处城市中心,大道小巷“四通八达”,如果单纯只是简单围闭,不仅不利用交通出行便利,更容易激发群众不支持不理解。因此,对开放式居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不仅要为居民环境拴上“安全锁”,也要给居民生活按下“便捷键”。
据了解,津头岭开展“三线整治”(即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行动,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共计清洗外立面10000㎡,完成油漆改造10250㎡;完成村中巷道“白改黑”工程,共计改造村道568米;对地下排水排污管网进行修缮,维护管网设施长达754米。系列改造改变了村中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的状况,还给了村民宽敞平整、干净美观的村道,使津头岭村的整体村容村貌向善向好转变。
拖拉机厂小区在硬件上,以排水、排污、供水、燃气、消防、“三线”整治为重点。整治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接入了管道燃气12栋、消防栓6个,规划了停车位39个、消防通道1条、电动车充电桩44个,增设微型消防站1个。拖拉机厂宿舍拆除柴房、铁皮屋等违建3050平米,并利用新空间增设停车位和休憩场地。
在拖拉机厂小区生活了数十年的居民表示,在改造提升后,有清洁工打扫卫生,保安24小时巡逻,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现在越来越像一个规范化小区了,不仅看起来整洁美观,住起来也舒服多了。”居民王伯感叹道。
资料显示,武江区重点开展违建整治行动,共计拆除各类违建1.73万平米。通过政府奖补和引入公司,有效地改造了排水排污系统。第一批3个试点完成了4300平方米的硬底化工程及近9000平方米的“白改黑”工程,一体推进管道煤气“一户一表”、电动车“停车+充电”、微型消防站、防盗网整治等建设改造。“地下”“地上”“空中”得到全面整治。
公共服务归位,升级“软件”共创平安和谐小区
“硬件”的提升改造少不了配套“软件”的升级。为解决村中事务管理落后、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津头岭村引进有物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展物业管理工作。据介绍,物业公司采用安保人员“定点站岗+流动巡逻”双保障制度,全村3个岗亭的保安24小时在岗。他们负责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核实登记;负责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村内的消防设备。
为将两千多名流动人口管起来、管好来,津头岭村采用外来流动人员智能化管理。西河镇牵头,联合区税务局(挂点单位)、区公安分局、前进村“两委”、企业党员等组成工作组,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进村开展“敲门”行动,全面采集外来流动人员身份、人脸信息,建立完善数据库。
拖拉机厂小区安装的人脸智能识别门禁系统,可以根据小区各出入口人脸门禁的识别数据,查询小区居民进出记录,更便捷地掌握居民出入信息。据了解,该小区一共安装了4套人脸识别门禁、1套车辆自动识别道闸和63套摄像监控设备,实现出入智能化管理。这套人脸识别门禁正是智慧武江平安居智感小区系统的标配。该系统已实现公安、消防、卫健、应急等部门联动的数据共享。
韶关武江通过积极探索“1+6+3”武江特色改造模式,即建立健全1个党建引领的管理组织,提升排污、排水、供水、燃气、消防设施、三线整治等6个方面建设水平,开展联防平安小区、整洁卫生小区、和谐邻里小区3个创建,通过封闭式管理提升不断提高武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格化”疫情防控,重视公共卫生应急处置
“报告应急处置组,经调查核实,拖拉机厂宿舍小区两名人员均有发烧,体温分别是……”近日,武江区居民生活小区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演练。通过本次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演练,小区可以提升对应急预案熟悉程度,指导和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这是武江区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小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缩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控制疫情蔓延的第一关口。大部分老旧小区由于缺乏封闭管理,配套设施落后,人员流动性大,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小难度。对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既能立足当前突出“应急管”,也能着眼未来兼顾“长远管”。武江区启用了疫情防控“网格化”工作,一方面抓好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一方面通过“封住口、卡住点、看住门、控住面”抓好无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小区,的封闭式管理。充分发挥楼长、网格员、老党员、志愿者等,一路口一专岗、一楼栋一小组,做好重点人员和流动人员防控管理,筑牢社区、小区、楼栋三道防线。
疫情防控十分关键,公共卫生环境整治同样受到重视。近日,武江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网格辖区,开展的“周五公共卫生日”爱国卫生环境整治行动。全区范围内组织起来的各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分别在亨泰路物资局宿舍、合成氨厂宿舍、织布厂宿舍等地,清理各卫生死角的居民丢弃的生活垃圾、家私家具以及建筑垃圾。
据悉,该区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结合“周五公共卫生日”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突出卫生问题,明显改善全区人居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 唐音 见习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杨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