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传承岭南文化 弘扬时代新风

年度案例

汕头红色交通站成新网红

今年元旦小长假,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内游人如织。自街区升级改造以来,众多被遗忘的骑楼古建筑被重新发掘修缮、进入公众视野。其中,位于海平路97号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摇身变为陈列馆,累计已超13万人次前来“打卡”。

在许多潮汕人记忆中,这座三层楼高的老房历经百年风雨、破败不堪,乍看与周边建筑并无两样。直到2016年,由工程师、文保专家、政府管理部门组成的修缮团队进驻,附近居民才知晓,原来这里曾是秘密交通站。

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馆长张如强介绍,作为1931—1934年间中共中央交通局的直属交通站,在中央交通线的4条南方线中,有3条经该站转至中央苏区,是秘密交通线上的枢纽。其更是革命时期南方地区唯一未被破坏的红色生命线,为中共中央安全转移起到关键作用,包括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263名中共党员经该站进入中央苏区。

“相较于建筑艺术价值,革命文物更多承载的是历史价值,因此保护好本体、讲好历史是最重要的方向。”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

自修缮伊始,汕头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项目便集结政府、社会、公众多方力量参与:有本地乡贤听闻消息,匿名捐赠600万元,作为旧址修缮资金;陈列馆建成后,众多民间收藏爱好者、汕头市民自发捐出历史物件,丰富馆内文物陈列。

上世纪30年代初,汕头交通站以一间普通的商铺“华富电料行”作为掩护。此次重修恢复了当年海平路97号“华富电料行”的原貌。走进馆中,如同“穿越”到那段革命岁月——一楼是普通的商行铺面,有做生意的柜台以及售卖的电子管、灯泡等物品;二楼是接待室,许多地下工作曾在此布置完成;三楼摆放着一张麻将桌,据时任交通站站长顾玉良回忆,当年小公园商埠人来人往,交通员常常借打麻将来传递情报……

2019年,汕头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陈列馆以实物展示、情景再现和光影展播等形式,发展线上线下参观的新型体验模式,成功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张如强介绍,自开馆以来,旧址陈列馆累计接待数百个参观团队,其中以中小学生团体居多。陈列馆围绕“红色教育”,定期举办爱国主义、科学知识、历史文化等专题教育讲座。未来还将推出更丰富生动的红色教育活动,把城市红色脉络资源保存、传承下去。

经过大普查,全省共计4248处重要革命遗址将向公众公布。广东将加快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发掘活化红色文化资源,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博罗样板”

祠堂内、车间里、田园中、榕树下,讲历史、谈发展、拉家常。如今,文明风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惠州市博罗县持续传播。这座岭南文明古县,正焕发勃勃生机。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试点县之一,博罗已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8个、实践站378个。2020年9月27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博罗召开。

为了推动文明实践继续深化,在原有“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博罗不断拓展,相继打造“红色博罗”“粤曲清音”“客家乡情”“百姓中医”等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点、户”。

丰富的文娱活动,逐渐融入到每一位博罗人的生活中。

在当地泰美镇车村村新修建的活动室里,村民们下棋、弹琴、读书,一派和乐安详。村口处,原本杂乱丛生的林木已被清理干净,换上新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乡风倡导、村规民约等贴于墙上,展现着文明新风。

石坝镇三嘉村里,村内荷叶碧绿,清莲挺立,一个集荷花种植、观赏、摄影、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园区呈现眼前。村内党建长廊的设计,则为村民们提供了乘凉休憩的场所,也同步传达着新思想。

位于县城旁的观背村,改造后因壁画而闻名。竹林、原野、客家食物……各式各样带有本地特色的元素被绘于墙上,艺术气息弥散在村内每一个角落。

“在观背,几乎人人都会唱村歌。我们还经常排成一队,吹着葫芦丝逛村。”观背村支部委员、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春娣自豪地说。

村歌承载村史,吟唱能出乡情。“一村一歌”项目,成为博罗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张亮丽名片。博罗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李雷表示,村歌创作与传唱,不仅能丰富村民的精神需求,激发归属感,还能够帮助村民重塑文化自信,引领新风尚。按计划,博罗正在为全县一百个村创作村歌,未来还将普及至378个行政村落。

值得一提的是,博罗还率先设立基金,打造文明实践“蓄水池”与“活源泉”,为推动志愿服务“细水长流”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构建多级阵地体系,拓宽文明实践覆盖面。目前,广东已成立近2.3万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07万支志愿服务队伍,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粤产纪录片折桂“金鸡”

2020年11月28日晚,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粤产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获最佳纪录/科教片奖项,引发各界高度关注。金鸡奖首次将科教片和纪录片“二奖合一”后,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掬水月在手》突围被业界视为一匹“黑马”。

“影片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传奇人生,将其个人生命与千年中国古典诗词交织在一起,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追寻生命的价值。导演将叙事、述志与写意融为一体,以诗境表现叶嘉莹的一生及其精神世界,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兼具艺术价值、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的作品。”金鸡奖评委的颁奖词如是写道。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出品人毛继鸿介绍,该片由《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电影总监制陈传兴执导。拍摄组历经三年半,辗转10个地区,17次访谈拍摄叶嘉莹,累计采访稿近百万字。此外,影片采访了叶嘉莹的众多学生和挚友,包括作家白先勇,诗人痖弦、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夫妇,书法家谢琰等多位文人,堪称文化界的一次盛会。

截至2020年12月13日,影片票房超过765万元,打破全国艺联纪录片的票房纪录。《掬水月在手》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在毛继鸿看来是对艺术电影、文学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鼓励。

金鸡奖评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汪天云认为,《掬水月在手》在金鸡折桂并非偶然,是基于广东多年来的文化准备,也是发展电影产业的厚积薄发。

汪天云注意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和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两个“国字号”重大电影节展均长期落户广州,既为纪录片和儿童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厚的产业基础,又在这座城市中厚植浓郁的人文氛围。

近年来,广东依托票房优势,借力建设粤港澳人文湾区,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电影事业蓬勃发展:打造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和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后期制作中心,让电影产业插上科技翅膀腾飞;打造“首映在广州”系列活动,颁布“新人文电影计划”,发掘广州本地精神文化内核。

更多影视资本看好广东前景。博纳影业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总部落户广州南沙,华谊兄弟计划在广州空港经济区设立大湾区总部,以电影头部企业带动区域产业集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广州落地,以金融助力电影产业发展……

“技术和发行应成为广东电影发展的两翼。”汪天云分析,以往许多国产电影特效都要去国外做,现在渐渐回归国内。“广东比邻香港,有着丰厚的经济基础、产业储备,对香港成熟影视创作人才有吸引力,未来在发展电影技术产业上将大有可为。”在汪天云眼中,乘着发展人文湾区的春风,广东影视产业前景无限广阔。

南方日报记者 黄堃媛 陈伊纯 见习记者 王昕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