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与巨无霸 “共舞”产业风口

上海超级工厂的快速建成投产使特斯拉大幅缩减了成本。

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区生产车间。 本栏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片繁忙。物流工程车熙熙攘攘,从不同方向汇聚于此,刚刚生产出来的新车正等待装车发运。同时,远隔1200多公里的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区焊装车间内,210台ABB焊装机器人不停挥舞手臂,抓取、定位、安装、点焊,一气呵成,一辆辆小鹏P7成型,并送往组装车间完成组装。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小鹏和特斯拉背后所依托的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均是汽车产业发展重镇,亦在同时发力智能新能源汽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南方日报记者 拱千舒 彭琳 李赫 发自上海

降价底气来自中国产业链优势

新年伊始,特斯拉在中国打出一张“王炸”:国产MODEL Y售价33.99万元起,相对进口版本大降16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国内又掀起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事实上,这也并非特斯拉第一次进行旗下车型售价下调。为何特斯拉国产车价格能一降再降,其底气何在?

这要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去寻找答案。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记者看到,第二代生产线在生产布局和工艺方面得到了很大简化。得益于更高效的产业链布局,上海超级工厂快速建成投产,让特斯拉大幅缩减了成本。

有数据分析指出,国产特斯拉Model Y 生产成本仅为23.7万元左右,随着Model Y 进一步产能提升,未来价格可能降至30万元以下,将进一步带动销量走高。

“新能源汽车同样依托于传统汽车的产业链,特斯拉选择上海,正是因为上海汽车制造业成熟的产业链布局。”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长三角的先发优势比较明显,整个上海的汽车制造业的产业链是比较成熟的,转身的速度也会很快,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聚集起来。

实际上,特斯拉大手笔地下调价格,正是基于依托上海具有的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且成本更低。

特斯拉的到来,也进一步催生了整个上海产业链配套升级,产业链提升效果明显,吸引力也大幅提升。

2020年9月,包括新泉、锦源晟等业内重点企业的13个项目正式落户特斯拉所在的临港新片区,覆盖新能源动力总成、材料、传感器及电子元器件等汽车产业链上各类配套产品,投资额总计超40亿元,达纲产值逾百亿元。

在临港新片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完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聚集效应愈加凸显。目前,新片区依托特斯拉、上汽乘用车等企业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汽车领域关联企业突破60家,2020年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600亿元。

《2020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暨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上海新能源汽车价值链提升指标由2017年的31.31一路上升至2019年的36.43,呈现出组织区域产业链的能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驱动力强劲上扬,2019年新能源汽车对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贡献度较2017年提升了4.2%,增长至32.69,呈现出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升级的趋势。

“鲶鱼效应”激活整个产业集群

作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车企,特斯拉是上海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总投资高达500亿元,年产能50万辆,从“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到市场规模初显,上海在抓住世界新能源汽车龙头的同时,也引入了一条大的“鲶鱼”,特斯拉超级工厂很快便搅热上海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水池,激发出传统车企的斗志,也刺激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加速成长。

走在黄浦江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全新模式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体验空间——上汽R汽车打造的R SPACE,突破传统4S店销售模式,Marvel-R作为上汽乘用车R品牌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已获得中国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正式拥有5G技术商用的必备资格,成为全球首款可以上路的真5G智能电动汽车。

“我们现在选的523电池,这种配方相对更稳定,安全性更高,我们通过自己技术的提升和优化,能够把能量密度做到接近811或者和811一样。在三电电池的转化效率上,我们目前也做得非常好,达到97%了,是业内非常领先的。”上汽R汽车首席运营官姜辉表示,上汽推出R品牌,其背后是将传统汽车企业多年来在技术上积淀更好地呈现出来。

在“鲶鱼”带动下,越来越多车企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接受电动出行,在特斯拉赢得市场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在特斯拉稳定量产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幅增长1.4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0.0%。

同时,特斯拉也激发了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路径探索,对整个智能汽车发展生态影响更加深远,上海正在谋求涌现更多“特斯拉”式的创新模式。

依靠上汽集团强势资源,以及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通过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打造全新智能出行生态。智己汽车的“智能出行研究院”打破以往汽车企业的传统架构模式,全新构建“一横三纵”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精英科创人才,智驾、数据驱动等研发人员占比75%左右。

在上海国际汽车城,记者看到大众集团全球首个MEB工厂在这里落成,投产包括奥迪、大众、斯柯达等品牌的多款全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其中,ID.4 X是上汽大众首款ID. 家族纯电车型,基于大众汽车集团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开启了上汽大众全面电动化、智能网联化。

多个创新点的发力,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在重构当下汽车产业链生态,要加快步伐深化创新,加速优化营商环境,亟需政策升级。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市2020年出台7个政策,强势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与《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明确指出,上海要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长三角区域拓展,强化了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产业互动,扩充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版图。长三角逐渐形成以上海为总部、在苏浙皖形成制造基地的产业一体化联动模式。

厚积薄发有望迎头赶上

在1200公里之外的广东,也有一家新势力车企正在冉冉升起,以自主创新模式推动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去年10月20日,在肇庆,第10000辆小鹏汽车P7正式下线,用时不到160天,创造了现阶段“造车新势力”中所有单车型的最快万辆下线纪录,也意味广东新能源汽车“智造”实力不容小觑。

在佛山,大众MEB平台首款纯电动SUV ID.4 CROZZ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投产并快速投放市场,一期投产后可达到15万辆/年的产能,2023年规划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年。在广州,广汽丰田将实施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13.3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风口上,新势力与巨无霸并非针尖对麦芒。广东造车新势力在技术研发上的先发优势,让参与者并不畏惧由特斯拉带来的竞争。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量产能力是小鹏汽车的核心优势,小鹏P7则首次搭载NGP高速自动导航驾驶,是首个可量产且不依赖于停车场改造的自主泊车系统。

“特斯拉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公司,效率很高,但中国新造车企业效率也很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未来的几年是科技和装备的竞争,如果你没有全研发能力,很难赢得这场战争,我对中国企业蛮有信心,中国整个供应链体系在全球是非常强的。”

正因为依托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资源支撑,小鹏汽车有了十足的底气,快速追赶对标“巨无霸”特斯拉。

广东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形成了广州花都、番禺、南沙以及深圳坪山等高度集聚的产业园区,并形成了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目前,广东共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76家,已经形成了日系、欧美系和自主品牌多元化汽车产业格局,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位。

依托广汽集团、小鹏汽车、东风启辰、比亚迪等主机厂,智能汽车龙头效应在不断增强,激活了广东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广东省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广东汽车产业规模破万亿,汽车产量要达到430万辆。新增2—3家百亿级零部件龙头企业,培育2—3家汽车零部件独角兽企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建言湾区

推动上下游深度融合

发挥智能科技优势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汽车产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下汽车大势所趋。

上海吸引世界知名外资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速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同样,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全国重要汽车制造基地,广州、深圳、佛山定位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东莞、中山、惠州等地区定位上下游零部件及新材料产业链配套,实现了区域布局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规模和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广东去年已有4个整车项目建成投产或奠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表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应包括全球产业链治理能力、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从现行的产业体系转变成为一个现代的产业体系,也是上海、广东都要思考的。

在这关键时期,广东应充分激活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领域深度融合,发挥智能科技优势,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