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88岁老党员自费筹建档案馆,已接待逾5万人参观学习

“我70多年一直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这里有丰富的红色史迹。”3月24日晚,在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博物馆北侧广场,“越秀区百场经典红色电影进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上,有一位特殊的老党员作了分享。

他是88岁的省政府文史馆员、广东省经信委离休干部屈干臣。70多年,屈干臣不间断地收藏、打理,筹建出一座档案馆,如今就坐落在越秀东濠涌边上。

3万多件藏品记录着党的历史,这座档案馆免费对公众开放,目前已接待超5万人参观,屈干臣档案馆已经成为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

自费筹建档案馆

羊城三月,从广东省屈干臣档案馆的窗户望出去,一株木棉树开得正好。这座档案馆位于越秀区华乐街一幢老式居民楼的5楼。

1948年,少年屈干臣在老家河南参加革命,1950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部调派到广东。在广东工作期间,屈干臣细心地将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证书、勋章、书信等小物件都收藏起来,其中不乏一些珍贵史料。1996年他为收藏这些物品买了一套房子。如今包括客厅在内,这3间不大的房间都被藏品塞得满满当当,其中客厅被改造为一个简易的接待室,照片、勋章、党费缴纳证等在两边的柜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屈干臣对自己的藏品如数家珍,“每个物件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比如当初修建海珠桥时,给我们发了小布条作为管理证,看到这个布条就能想到过去海珠桥修建时候的艰辛。”

在接待室的桌上,3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都是来访者留下的感言。其中有一句屈干臣非常喜欢,也感到非常自豪:“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说,我的档案馆是‘一纸一物贵稀有,一空一间显辉煌’。这些藏品对我们老一辈有纪念价值,对年轻人有教育价值,对学者来说也是做研究的资料,所以我这里是对社会免费开放的,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学习党的历史,我做的事就有了意义。”

传承在这里继续

2006年,屈干臣的档案馆正式挂牌“广东省屈干臣档案馆”后,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

“为接待方便,当初我就选了这处离家比较近的房子。早上我先提前过来开窗通风,然后客人来了我下去接待,等他们走了我再把藏品一一摆回柜子里,收拾好房间。”屈干臣说,“我每天要来回爬30多层楼,正是因为这样,我88岁身体还很硬朗。”

来档案馆参观的不乏一些学生。当比他们年纪都大的藏品被展示在他们面前时,学生们的眼中都充满了好奇与敬畏。在屈干臣的档案馆中,学生们不仅能近距离接触这些带着厚重历史的资料真迹,还能从屈干臣口中,了解那些年代真实深刻的红色记忆。

“屈爷爷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作为当代少年,也要向屈爷爷学习,爱国家爱人民。”越秀区中星小学大队委及优秀队员代表在2020年来参观后发出感叹。

屈干臣说,对红色记忆的传承不仅在档案馆里,“前几天在东濠涌博物馆广场上举行的学党史活动,也来了很多人,看到大家对这些历史文化感兴趣,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南方日报记者 马艺天 冯艳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