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1日电 (李映民 李获)位于广东东莞市的松山湖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是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松山湖科学城将建成什么样貌,备受关注。
广东东莞松山湖开发区管委会21日重磅发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和空间总体规划纲要,描绘未来科学城的“四梁八柱”。
发布会现场,东莞松山湖开发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吴敬军发布并解读松山湖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科学功能规划、空间总体规划纲要,从顶层设计、科学专项规划、空间支撑三个方面,描绘松山湖科学城的蓝图。
“我们要将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未来城市的示范。”吴敬军说,创新链和产业链,是松山湖科学城顶层设计的“鸟之两翼”。接下来,松山湖科学城将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装置、大平台高端创新资源,重点突破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7大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核心引擎。
在科学功能方面,东莞提出构建松山湖科学城的“四梁八柱”的实施框架。所谓“四梁”,即“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全链条;所谓“八柱”,即“重大科技设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高端创新人才、高品质城市配套、一流创新环境”8个创新要素。围绕“四梁八柱”,东莞在创新链和支撑要素两方面谋划了10大重点建设内容。例如在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上,东莞将加大对一批龙头企业的资源倾斜,破解关键技术问题,在前沿领域率先抢占技术制高点。
在空间规划方面,松山湖科学城北接松山湖,南靠巍峨山,将塑造背山面湖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
“未来的松山湖科学城,将呈现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风貌。”吴敬军说,科学城规划“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大装置集聚区为核,布局大学院所、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产业、莞深科技成果合作“四区”,实现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其中,在城市中心,则规划了北部产业服务中心、中部城市服务中心、南部科学服务中心。科学城还优化住房、教育、医疗、交通、公园绿地等民生配套,到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12平方米,八成以上的市民出门300米就能进入公园绿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