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袁隆平离开的三日

.

 

那颗中国巨星陨落了。

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24日上午10时举行。

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24日上午10时举行。

5月22日,伴随着袁隆平离世的消息,举国沉痛,星城也灰暗起来。连日的阴雨笼罩着长沙,街头手捧鲜花的人群,早已分不清脸庞是被雨水还是泪水打湿。人们接踵而来,只为袁隆平。

前来悼念的人群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前来悼念的人群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他留给世界的礼物如此之小,小到每一个个体每一日每一餐都必须依靠;他留给世界的财富又如此伟大,大到全世界、全人类都因他的成就而改变。

巨人逝去,长沙悲鸣难止。过去三日,我们也在这个不凡的城市,走过明阳山、湘雅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记录下历史中那匆匆告别的时刻。

袁隆平的精神,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在人们眼中,他是为全人类命运奔走的科学家,也是激励青少年的老师、院长,亦是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和蔼老者……“禾下乘凉梦”曾滋养着每一个人,如今他的光辉又映照在每一个人脸上。

人们纪念他,追随他的精神,目送他离开,也望向自己。千言万语,如今仅剩下眼泪和那句,袁老,一路走好!

24日上午,前来悼念袁隆平的市民在铭德厅内痛哭。

24日上午,前来悼念袁隆平的市民在铭德厅内痛哭。

花山

“山一程,水一程”

下了半个多月雨的长沙突然放晴了。有人说,今天23℃,正是稻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

明阳山殡仪馆位于长沙东南郊的一处高地,如果站在高处,可以看到不远处向北流淌的浏阳河。山水相依,是一个适合安息的场所。因袁隆平在此离去,5月24日,明阳山就成了“花山”。

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明阳山殡仪馆的铭德厅开始。大厅门口的挽联写着: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

低沉哀乐声里,袁隆平躺在簇拥的鲜花中,面容安详。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一面鲜艳的国旗盖在了他的胸前。

10时15分,默哀开始。亲友们面朝遗体,由右至左缓缓绕灵一周,深深地鞠上一躬后,安静地离开。

袁隆平的孩子们推着轮椅,陪着袁隆平的遗孀邓则来到遗体正前方。邓则突然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袁隆平遗体前,跪在地上,埋头哭泣……

铭德厅外,是等待吊唁的人们,这一天的阳明山被人潮吞没,殡仪馆前的草坪变成了缤纷的花海。

人们低垂着眼睑,彼此无语,缓步向前,老年人被年轻人搀扶着,家长们紧紧地攥着孩子的手。很多人从吊唁厅走出来,脸上都留着泪痕。

24日是长沙悲伤的一天,星城在悲鸣两日后,因这场举国关注的追悼会陷入沉静。

一位悼念者在铭德厅内痛哭失声。

一位悼念者在铭德厅内痛哭失声。

时间回到三天以前,经过网络上的一番争议后,悲讯真的来了。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媒体,老人“走的时候很安详,面带笑容”。

当日16时,载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缓缓驶出。应家属的要求,灵车先是开往袁隆平生前长期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而后又在袁隆平的家门前停留一会,最后再驶向明阳山殡仪馆。

一个小时的车程,是这位老人最后的旅途。闻讯而来的人们早已在医院门口等候。车队在人群间穿行,路过的司机也停下鸣笛,路人们将鲜花举起,悲痛地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车队开了一路,人们也跟随了一路,直到深夜很多人还在殡仪馆门口不愿离去。当天夜里,长沙的天空又下起了雨,仿佛整座城市在绵绵的冷雨中默默垂泪。

多日阴霾之后,星城雨水干了,但人们的眼泪却似乎没有尽头。尽管已知晓了消息,但到了真正告别的时刻,谁又能忍住哭泣?24日的明阳山还是被悼念者的泪水淹没。

故居

青田犹在,耕者已去

长沙城东,未至长沙县,便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些天,这座科研机构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们手捧鲜花而至,来袁隆平工作生活的地方,看看。

隆平种业位于水稻中心,袁隆平的住所附近,目前已经开了十多年。

隆平种业位于水稻中心,袁隆平的住所附近,目前已经开了十多年。

水稻中心内的展览馆,展示着多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成果。市民献花后,常在此驻足。那些曾经在教科书上曾屡次出现过的场景,如此又在这个展厅里和人们相遇。

水稻中心不大,周边的社区也大多老旧,街巷窄。北侧便是袁隆平的家,这些天,袁老逝世的悲讯传遍大江南北后,不少亲友纷纷前来家中探望。

老人多年来就居住在红园西路民宅之间的一栋小楼里。小楼旧,墙砖已有脱落。但不论来客是亲属还是学生,皆在此垂泪驻足。

袁丰年是袁隆平的侄子。前些天老人住院后,袁丰年就和亲友们前去医院探望,袁丰年记得,在医院时,离世前一日,袁隆平血压有些低,但亲人们都觉得一定能好转。不料,却等来噩耗。回忆袁隆平离开前最后的情景,袁丰年只记得,几日前,老人仍然清醒,不时向身边人询问自己心心念念的杂交水稻,如今怎么样了?

袁老居住的小区里,挂上了沉痛悼念的横幅。

袁老居住的小区里,挂上了沉痛悼念的横幅。

如今,在袁老所居住的小区附近,随处可见“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的横幅。街坊们都记得袁老,记得他两年前还精神抖擞,大家齐聚一堂,在大礼堂中观看袁老领奖;街坊们都舍不得袁老,舍不得这位在市场寻米问价的平民科学家。

理发师曹小平哭得尤其伤心,她18年来一直为袁老理发。袁隆平家中往小区北门走出约十几米远,有一家名为“曹氏名剪·萍”的理发店,这是袁隆平为曹小平亲自拟的店名。

“这里有太多袁老师的影子。”这些天提起“袁老师”曹小平数次哽咽。袁老师在她心中不仅仅是一位“老主顾”,也是一位可爱又可敬的老人,“袁老师对理发的要求简单,就是鬓角一定不要太长,他是急性子,如果是今天要理发,那肯定等不得明天,有时候还没进门就‘小曹、小曹’地喊着我的名字。”

“知道您爱清静,喜欢这个小店,给您留了一个专用理发室。您不要挂念,一路走好。”22日深夜,曹小平在朋友圈写道。

在研究中心南侧之间的几亩绿色间,一束束黄花摆放稻田中。住在附近的农户皆知,此处正是“袁老师的实验田”。稻田正青,袁老却已离去。

水稻中心的一处试验田,有人摆上了一束鲜花。

水稻中心的一处试验田,有人摆上了一束鲜花。

23日晌午,本地农人老刘在田间漫步,见有来访者,便带着走过田间,指着几处小棚,回忆当年在田里偶遇袁老师的景象,“他天天戴着草帽,带着学生扎在地里。”

故人

袁老,也是袁院长、袁老师

追悼会前一日,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学生们都来了。

“湖南农业大学永远怀念我们心中的‘袁校长’‘袁老师’。”大楼前的横幅如此写道。袁隆平院士是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双聘院士、作物学博士生导师。“大家还是最喜欢叫袁老师。”农大宣传部的老师袁光敏说。

在袁光敏印象中,袁老师前些年还不时回到学校,多年来,袁老师还一直坚持带博士生。

最让师生们印象深刻的,还是2019年9月16日他在学校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当时,袁隆平寄语步入农大校园的青年们,希望与之共勉,共同实现追求水稻高产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想”。

那天,袁隆平作了题为《做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的演讲。而不少学生都对他所讲的八字秘诀记忆犹新,“有人常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这番讲话鼓舞着那天在场的所有师生。信息学院大四学生小杨正是那天参会者之一,他那日虽然相隔数十米观看,却对袁老师台上的那股精气神所折服,“至今仍记得老师的精气神。”

如今,农大已经培养了一批批农业科技人才。在袁光敏看来,袁隆平院士对学生们的教导最多的还是“爱农情”,他在给学生们指导时,都要特别讲到爱农思想,说搞农业还是要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令同学们深受感染和鼓舞。

院士离世的那天,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厅两面墙上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家单位和个人唁电,落款包括科学技术部、武汉大学……“我们永远怀念他,敬仰他!”多封唁电写道。

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安华是袁隆平在科技领域的“战友”之一。听闻袁老病逝,他悲痛不已,他此前曾与袁老相约赴海南看望,但因疫情搁浅,只能口头问候,“我与他打了近半个世纪的交道,这次一定要赶上最后的告别。”

“1981年3月我的实验成功后,曾写了一个总结给袁隆平先生看,他看到我的书面总结,不但认真看,还充分肯定我,说干得好。”谢安华至今仍清晰记得二人初识的情景。1986年,全国杂交水稻顾问组专家会议在福建召开,会上二人相见,袁隆平一见面就兴奋地鼓励谢安华,“老谢,你的‘汕优63’已经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品种了,祝贺你!”听闻后,谢安华顿觉一阵暖意。

前些年,袁隆平还曾对谢安华说,“我们几个人当中你身体最好了,所以云南这些验收你都要去啊。”袁隆平讲过后,谢安华也顺利完成了验收。在他心中,袁老的丰功伟绩已然国人皆知,名副其实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在科研领域,他的成就对普通科研者更有意义,“因为有他,把我们中国科学家的智慧都调动起来了,他是我们全国科技攻关的典范。”

告别

“今日饱食者,长此忆袁公”

滴滴司机张师傅说,这几天他接了很多前往明阳山殡仪馆的订单。在寻常日子里,殡仪馆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名字,司机们常常不愿前往。而这几天,张师傅听到这个名字却觉得熟悉又安心,他知道乘客们此行的缘由。

同样熟悉了殡仪馆周边路况的还是美团骑手小陈,他最近接了70多单的送花任务,很多是从外地下单的顾客,希望骑手将一束花送到袁老灵前。从业两年半,他还是一次接到如此特别的单子。

22日袁老离世当夜,河北省石家庄赶来的32岁“农三代”张宏洁第一时间赶到长沙,对着袁隆平的遗照鞠躬,“父亲和爷爷务农一辈子,听到袁老逝世的消息,让我赶过来献花。”

尽管此前曾有消息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当天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然而23日上午,仍有将近10万名市民冒雨前来悼念,撑着雨伞的队伍一度绵延了3公里。

“我们是吃他的米长大的,就算只能送一束花在门前,也足够了。”一位父亲手捧鲜花,身边是懵懂的儿子。他说,这份道理儿子迟早会懂得。

父亲带着儿子,女儿陪着母亲,学生们相约着前往灵前献花,和袁隆平有旧识的老人扶着轮椅,在遗像前泪如雨下……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长沙,甚至彻夜睡在殡仪馆内,只为了送袁老最后一程。

马女士抱着一幅剪纸画,面带泪痕。她是一个剪纸艺人,24日一清早从上海飞到长沙黄花机场,又赶到明阳山。直到进入殡仪馆的大门之前,她才将手上的这幅画装裱完成,希望送到袁老的灵前。那是一幅红色的剪纸画,画着袁隆平那张著名的、在稻穗间拉小提琴的照片。

稻穗,这是三天来人们纪念袁隆平所使用最多的意象。22日晚,在袁隆平病逝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前,有市民送上了三束水稻以表纪念;吊唁队伍中,有带着自种杂交水稻驾车前来的妇女;在网络吊唁厅内,袁隆平院士的遗照也掩映在稻穗和烛火之间。

人们在鲜花上写下对袁老的挂念,愿他一路走好。

人们在鲜花上写下对袁老的挂念,愿他一路走好。

稻穗,也是袁隆平毕生追求的象征。袁隆平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农学生,1949年考入了重庆北碚的相辉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袁隆平在农校任教,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岁月,从此立下志向,“要让中国人都吃上饱饭。”

更多吊唁者无法到场,而网络吊唁厅成了人们寄托哀思之地,人们把自己关于这位伟大老人的哀思通过指尖悄悄传递,三天之内,超过千万人在网络上留言、献花、吊唁。在微博上,一句缅怀袁隆平的诗句被广泛转载,“人寿有尽时,宇宙无穷已。今日饱食者,长此忆袁公。”

【记者】吴扬 徐勉 发自湖南长沙

【摄影】肖雄

【后方联动】王越莹 实习生 郭晓茜

【视频】莫丽婷

【统筹】郭其龙 郑佳欣 伍青 徐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