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放管服”改革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子俊)5月24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开展试点承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阶段性成效。记者从现场获悉,截至5月24日,广东企业申报事项在全国第一批6个试点省份中最多。
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
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并于12月17日同意广东作为试点地区,从今年1月1日到6月30日开展为期半年的试点工作。
此次共下放168项资质,其中工程勘察6项、工程设计141项、建筑业13项和工程监理8项。资质等级涉及勘察专业甲级、设计行业专业专项甲级和事务所资质、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监理专业甲级资质。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瀛介绍,试点开始后马上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原有审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增加业绩核查等是功能模块。同时,引入专家技术咨询机制,提高审批水平。
同时,审批沿用企业熟悉的“三库一平台”系统进行申报,并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企业“零跑动”。并采用电子证书,将审批时限压减到20个工作日,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截至5月24日,全省共受理企业申请核准和变更事项805项,其中工程勘察24项,工程设计265项,建筑业391项,工程监理125项;共准予许可441项。“广东企业申报积极性很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事项是全国第一批6个试点省份中最多的。”蔡瀛表示。
另外,还鼓励有实力的央企通过合并、重组、分立落户广东,推动形成一批实力较强、工程管理水平较高、在全国有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的建筑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在试点期间就引进2家央企落户广东。
有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的项目业绩无效
在资质申请实践中,不少企业反映业绩认定是个难题。当前,广东在试点中加强资质审批批前的业绩入库把关,实行省市县三级审核,确保入库业绩真实有效。
具体业绩如何认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许可管理处处长宋健表示,建设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的业绩,必须录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的公共平台,未录入的业绩将无效。同时,项目必须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算作业绩,而且业绩必须在有效期内。
宋健还指出,违反基建程序的业绩将不被认定,比如先开工再签订的合同。同时强调,超资质承揽的项目、以及曾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项目,都被认定为无效业绩,而且会受到严格监管。
另外,资质申报通过后,广东还继续强化审批后监管。按每年不低于企业总数5%的比例,对企业取得资质后是否继续符合资质标准开展动态核查,并重点查处企业转包、违法分包、出借资质、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广东是建筑业大省,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38000多家。“希望更多企业积极申报,抓住试点红利。”蔡瀛表示,将继续推进资质管理“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试点工作的评估。